|
|
|
中西方早期金融发展路径之比较--以山西票号和英格兰银行为例 |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导论 | 第12-17页 | 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二 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 第12-15页 | 三 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的孕育 | 第17-33页 | ·商品经济的发展 | 第17-21页 | ·商路的开拓 | 第17-19页 | ·商品交易品类 | 第19-20页 | ·市场规模 | 第20-21页 | ·硬通货的短缺与信贷危机 | 第21-27页 | ·14—15 世纪的"银荒" | 第22-24页 | ·硬通货的增加与国际流动 | 第24-26页 | ·信用创造 | 第26-27页 | ·早期的金融发展 | 第27-33页 | ·早期欧洲金融发展 | 第28-30页 | ·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 | 第30-33页 | 第二章 金融发展路径及演进机制 | 第33-54页 | ·山西票号与英格兰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33-36页 | ·山西票号的发展阶段 | 第33-35页 | ·英格兰银行的发展阶段 | 第35-36页 | ·山西票号与英格兰银行发展路径之比较 | 第36-46页 | ·商业融资 | 第37-38页 | ·代理国库 | 第38-44页 | ·向国家银行的发展 | 第44-46页 | ·近代金融机构的基本演进机制 | 第46-54页 | ·国债制度的确立 | 第47-50页 | ·银行机构、证券交易等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 第50-54页 | 第三章 政府监管、产权界定与路径演进 | 第54-65页 | ·非正式制度下的官商关系 | 第54-56页 | ·正式制度下的政府监管 | 第56-60页 | ·由博弈参与者到博弈规则的制定者 | 第57-58页 | ·自律监管 | 第58-60页 | ·产权界定 | 第60-62页 | ·路径依赖 | 第62-65页 | 第四章 可置信承诺与有效债务市场的确立 | 第65-75页 | ·政府可置信承诺确立的历史背景 | 第65-66页 | ·可置信承诺确立的制度安排 | 第66-71页 | ·声誉机制与自我实施 | 第66-67页 | ·承诺行动与可置信威胁 | 第67-69页 | ·政府与代议制组织之间的博弈模型建构与分析 | 第69-71页 | ·政府可置信承诺建立的重要意义 | 第71-75页 | ·对公共财政建立的意义 | 第71-72页 | ·对资本市场建立的意义 | 第72-73页 | ·"无限政府"下的财政金融建构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个人简况 | 第83-85页 |
|
|
|
|
论文编号BS372150,这篇论文共85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9.7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2.5元 。 |
![](/Shuobo/2.gif) |
![](/Shuobo/1.gif)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