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67页 |
1.1 前言 | 第13页 |
1.2 酶生物燃料电池概述 | 第13-34页 |
1.2.1 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4-17页 |
1.2.2 酶生物燃料电池中常用的生物酶 | 第17-23页 |
1.2.3 酶生物燃料电池中酶的固定方式 | 第23-26页 |
1.2.4 酶生物燃料电池中固定酶的材料 | 第26-34页 |
1.3 酶生物燃料电池的新应用 | 第34-49页 |
1.3.1 自供能传感器研究 | 第34-43页 |
1.3.2 弹性灵活装置的研制 | 第43-48页 |
1.3.3 微流控 | 第48-49页 |
1.4 酶生物燃料电池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49-54页 |
1.4.1 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稳定性 | 第49-50页 |
1.4.2 小型化与植入式酶生物燃料电池 | 第50-53页 |
1.4.3 CO_2还原用于生物燃料电池 | 第53-54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工作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7页 |
第二章 氮掺杂石墨烯的类NADH脱氢酶行为及在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传感平台中的应用 | 第67-91页 |
摘要 | 第67页 |
2.1 前言 | 第67-6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69-71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69页 |
2.2.2 仪器 | 第69-70页 |
2.2.3 NG、G和NG/Au NPs/FDH电极的准备 | 第70-71页 |
2.2.4 回收实验 | 第7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71-87页 |
2.3.1 NG的表征 | 第71-74页 |
2.3.2 NG的类CoI行为 | 第74-80页 |
2.3.3 具有类CoI行为的NG的应用 | 第80-87页 |
2.4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第三章 氮掺杂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甲酸脱氢酶阳极用于甲酸/O_2酶生物燃料电池研究 | 第91-104页 |
摘要 | 第91页 |
3.1 前言 | 第91-9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92-94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92-93页 |
3.2.2 仪器 | 第93页 |
3.2.3 NG/Au NPs/FDH生物阳极与NG/Au NPs/laccase生物阴极的制备 | 第93-94页 |
3.2.4 生物燃料电池的组装 | 第9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2页 |
3.3.1 生物阳极与生物阴极的表征 | 第94-96页 |
3.3.2 生物阳极与生物阴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96-99页 |
3.3.3 无隔膜甲酸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组装 | 第99-102页 |
3.4 结论 | 第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第四章 基于碳纳米管/石墨氮化碳纳米片/金纳米粒子三元复合材料的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 | 第104-121页 |
摘要 | 第104页 |
4.1 前言 | 第104-106页 |
4.2 实验步骤 | 第106-108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106页 |
4.2.2 仪器 | 第106-107页 |
4.2.3 g-C_3N_4 NSs的合成 | 第107页 |
4.2.4 g-C_3N_4/CNTs复合物的合成 | 第107页 |
4.2.5 CNTs/g-C_3N_4 NSs/Au NPs三元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107-108页 |
4.2.6 酶修饰三元复合材料生物阳极与生物阴极的制备 | 第108页 |
4.2.7 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组装 | 第10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8页 |
4.3.1 CNTs/g-C_3N_4 NSs/Au NPs三元复合材料形貌表征 | 第108-110页 |
4.3.2 CNTs/g-C_3N_4 NSs/Au NPs三元复合材料组装表征 | 第110-112页 |
4.3.3 酶修饰三元复合材料电化学生物催化性能表征 | 第112-116页 |
4.3.4 基于三元复合材料EBFC的构建 | 第116-118页 |
4.4 结论 | 第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第五章 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的超灵敏度可再生细胞传感器的研究 | 第121-134页 |
摘要 | 第121页 |
5.1 前言 | 第121-123页 |
5.2 实验 | 第123-125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123页 |
5.2.2 仪器 | 第123-124页 |
5.2.3 细胞系和细胞培养 | 第124页 |
5.2.4 EBFC细胞传感器的构建和测量 | 第124-12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25-131页 |
5.3.1 阴极的表征 | 第125-126页 |
5.3.2 阴极的再生表征 | 第126-128页 |
5.3.3 阳极表征 | 第128页 |
5.3.4 EBFC细胞传感器构建及用于CCRF-CEM细胞检测 | 第128-131页 |
5.5 结论 | 第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5页 |
附录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