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1.2.1 石灰性土壤各形态磷的分级、转化与生物有效性 | 第12-15页 |
1.2.2 石灰性土壤磷的固定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1.2.3 在滴灌条件下不同磷肥及其施磷方式对磷的有效性与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17-21页 |
1.2.3.1 不同磷源及其施用方式对石灰性土壤中磷的溶解性、移动性的影响研究 | 第17-19页 |
1.2.3.2 不同磷肥及其施磷方式对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30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2.3.1 田间小区实验 | 第23-27页 |
2.3.1.1 试验方案 | 第23-24页 |
2.3.1.2 测定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 第24-27页 |
2.3.2 盆栽实验 | 第27-29页 |
2.3.2.1 试验方案 | 第28页 |
2.3.2.2 测定指标及测量方法 | 第28-29页 |
2.4 数据统计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不同磷源及其施用方式对石灰性土壤磷的有效性、移动性的影响研究 | 第30-36页 |
3.1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3.1.1 不同磷肥及其施用方式对石灰性土壤中 Olsen-P 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2 不同磷肥及其施用方式对石灰性土壤水溶性磷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3 不同磷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土壤原位浸提液中的磷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4 土壤 Osen-P、water-P 和土壤原位提取磷与玉米植株吸磷量之间的相关性 | 第33-34页 |
3.2 讨论 | 第34-35页 |
3.2.1 不同磷源和施肥方式对石灰性土壤磷的有效性影响不同的原因 | 第34页 |
3.2.2 土壤原位提取法测磷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 第34-35页 |
3.3 结论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利用 DGT 技术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磷的移动性、扩散性的影响 | 第36-44页 |
4.1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4.1.1 不同磷源及其使用方式对土壤 Olsen-P 移动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4.1.2 不同磷源及其使用方式对土壤水溶性磷移动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4.1.3 不同磷源及其使用方式对距施肥点不同距离处土壤全磷的影响 | 第38-39页 |
4.1.4 利用土壤全磷、速效磷、水溶性磷指标评估磷移动性的比较研究 | 第39页 |
4.1.5 DGT 在土壤磷研究中的应用 | 第39-41页 |
4.1.6 DGT 测定磷与植株吸收磷和其它有效磷之间的相关性 | 第41-42页 |
4.2 讨论与结论 | 第42-44页 |
4.2.1 讨论 | 第42-43页 |
4.2.2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不同磷源及其施用方式对石灰性土壤磷转化的影响 | 第44-50页 |
5.1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5.1.1 不同磷肥及其施用方式下土壤各分级磷的含量及占总磷的比例分布 | 第44-45页 |
5.1.2 石灰性土壤中不同磷组分与植株吸磷量的相关性研究 | 第45-48页 |
5.1.3 不同磷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百分比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不同磷源及其施肥方式对滴灌玉米磷素营养、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50-59页 |
6.1 结果分析 | 第50-56页 |
6.1.1 不同磷肥及其施磷方式对田间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50-51页 |
6.1.2 不同施磷方式对滴灌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6.1.3 不同磷肥及其施用方式对玉米磷素营养的影响 | 第52-54页 |
6.1.4 不同磷肥及其施用方式对田间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54页 |
6.1.5 不同磷肥及其施用方式对玉米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6.1.6 不同磷肥及其使用方式对田间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55-56页 |
6.2 讨论 | 第56-58页 |
6.2.1 磷肥随水“少量、分次、滴施”提高玉米磷素养分效率的原因 | 第56-57页 |
6.2.2 磷肥在滴灌玉米生育期分配比例对其磷素营养与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6.3 结论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9-6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7.2 创新点 | 第60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