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1 桂花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1.1 桂花的品种分类研究 | 第10页 |
1.1.2 桂花的地理分布 | 第10页 |
1.1.3 桂花的利用价值 | 第10-11页 |
1.1.4 桂花的应用状况研究 | 第11页 |
1.2 酸雨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1 酸雨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1页 |
1.2.2 酸雨胁迫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3 酸雨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12页 |
1.2.4 酸雨胁迫对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12页 |
1.3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2-14页 |
1.3.1 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3页 |
1.3.2 高温胁迫对植物活性氧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 第13页 |
1.3.3 高温胁迫对植物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2.1 研究地概况 | 第15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2.3 试验处理 | 第15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15-19页 |
2.4.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5-16页 |
2.4.2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的测定 | 第16页 |
2.4.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分析 | 第16页 |
2.4.4 O_2含量测定 | 第16页 |
2.4.5 H_2O_2含量测定 | 第16页 |
2.4.6 MDA含量测定 | 第16-17页 |
2.4.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17-18页 |
2.4.8 AsA和GSH含量测定 | 第18页 |
2.4.9 AsA-GSH循环相关酶活性测定 | 第18-19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0-33页 |
3.1 酸雨和高温胁迫处理对四季桂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0-21页 |
3.2 酸雨和高温胁迫处理对四季桂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第21-26页 |
3.2.1 酸雨高温对桂花叶片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的影响 | 第21-22页 |
3.2.2 酸雨高温对量子产额/能量分配比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3 酸雨高温对比活性参数和反应中心密度的影响 | 第23-26页 |
3.3 酸雨和高温对四季桂叶片ROS及MDA含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3.3.1 酸雨和高温对四季桂叶片O_2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2 酸雨和高温对四季桂叶片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3.3.3 酸雨和高温对四季桂叶片MDA含量影响 | 第27-28页 |
3.4 酸雨高温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1 酸雨高温胁迫对叶片中SOD活性的影响 | 第28页 |
3.4.2 酸雨高温胁迫对叶片中CAT活性的影响 | 第28页 |
3.4.3 酸雨高温胁迫对叶片中POD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5 酸雨和高温对四季桂叶片ASA和GSH含量的影响 | 第29-31页 |
3.5.1 酸雨和高温对四季桂叶片AsA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3.5.2 酸雨和高温对四季桂叶片GSH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6 酸雨和高温对四季桂叶片 ASA-GSH 循环中的抗氧化酶的影响 | 第31-33页 |
3.6.1 酸雨和高温对APX的影响 | 第31页 |
3.6.2 酸雨和高温对DHAR的影响 | 第31页 |
3.6.3 酸雨和高温对MDHAR的影响 | 第31-32页 |
3.6.4 酸雨和高温对GR的影响 | 第32-33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33-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