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场地到场所--柏林战后三个城市纪念性空间研究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论题的提出与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定义 | 第12-14页 | ·场地 | 第12-13页 | ·场所 | 第13页 | ·纪念 | 第13-14页 | ·空间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柏林战后主要城市纪念性空间发展历程 | 第16-27页 | ·历史脉络延展 | 第17-20页 | ·1945-1949二战后初期:临时的纪念 | 第17-18页 | ·1949-1968东西柏林分治 | 第18-19页 | ·1970s-1980s冷战时期 | 第19-20页 | ·1989年至今 两德重新统一 | 第20页 | ·潜在因素分析 | 第20-22页 | ·德国政治民主化 | 第20-21页 | ·基于民主理念的建筑哲学 | 第21页 | ·不同集团利益的协调与目的性的建造 | 第21-22页 | ·城市纪念性空间类型分析 | 第22-26页 | ·与纪念主题直接相关的场地 | 第23-24页 | ·与纪念主题间接相关的场地 | 第24-25页 | ·与纪念主题无相关的场地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三个城市纪念性空间城市空间关系演变解析 | 第27-43页 | ·项目概述 | 第28-31页 | ·暴政地形 | 第29-30页 | ·欧洲被屠杀犹太人纪念地 | 第30页 |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 第30-31页 | ·城市肌理类型对比研究 | 第31-42页 | ·柏林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场地属性变迁 | 第31-40页 | ·三个城市纪念性空间城市肌理对比和类型总结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三个城市纪念性空间建筑方案解析 | 第43-78页 | ·相关理论概念综述 | 第45页 | ·场地结构 | 第45页 | ·场所氛围 | 第45页 | ·暴政地形 | 第45-55页 | ·场地结构分析 | 第45-47页 | ·卒姆托的建造观,实现从场地到场所的转换 | 第47-49页 | ·场所气氛塑造 | 第49-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欧洲被屠杀犹太人纪念地 | 第55-65页 | ·场地结构分析 | 第55-56页 | ·艾森曼的建造观,实现从场地到场所的转换 | 第56-58页 | ·场所气氛塑造 | 第58-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 第65-76页 | ·场地结构分析 | 第65-66页 | ·里伯斯金的建造观,实现从场地到场所的转换 | 第66-69页 | ·场所气氛塑造 | 第69-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三个城市纪念性空间的横向比较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三个城市纪念性空间的城市意义及其对上海的思考 | 第78-89页 | ·三个城市纪念性空间的综合品质 | 第80-82页 | ·对上海提篮桥原犹太人居住区(Hongkew Ghetto)改造的思考 | 第82-87页 | ·柏林与上海的差异 | 第82-86页 | ·改造的思考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后记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图片来源 | 第95-98页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98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