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MFC 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MFC 体系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MFC 阳极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MFC 阴极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向 | 第19页 |
·MFC 降解偶氮染料与产电体系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MFC 降解偶氮染料与产电体系微生物学原理 | 第19-21页 |
·MFC 降解偶氮染料与产电体系微生物学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第22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构思 | 第22-25页 |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构思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两种接种源 MFC 同步降解刚果红与产电性能研究 | 第25-40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染料 | 第26页 |
·反应器的接种与运行 | 第26-28页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28-29页 |
·刚果红脱色性能表征 | 第29-30页 |
·生物膜形态表征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两种接种源 MFC 的启动特点 | 第31-32页 |
·两种接种源 MFC 的产电性能 | 第32-33页 |
·两种接种源 MFC 阳极刚果红的降解速率和降解产物分析 | 第33-35页 |
·生物膜电化学特性 | 第35-38页 |
·生物膜形态表征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MFC 同步降解刚果红与产电体系中阳极微生物分离与功能研究 | 第40-54页 |
·引言 | 第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一般条件 | 第40-41页 |
·纯菌分离、纯化、鉴定与保藏 | 第41-42页 |
·纯菌和共培养体系 MFC 的启动与运行 | 第42页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2页 |
·刚果红脱色性能表征 | 第42-43页 |
·生物膜形态表征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纯菌分离与鉴定 | 第43-44页 |
·输出电压 | 第44-46页 |
·功率密度和极化曲线 | 第46-47页 |
·CV 和 EIS | 第47-48页 |
·刚果红脱色速率与产物分析 | 第48-51页 |
·生物膜表征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MFC 同步降解刚果红与产电体系中阴极自养型微生物分离与功能研究 | 第54-61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优势菌分离、纯化、鉴定和保藏 | 第55页 |
·氧气还原(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测试 | 第55-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0页 |
·优势菌分离和鉴定 | 第57-58页 |
·纯菌的 ORR 测试 | 第58-60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