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写注释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美洲大蠊的研究概况 | 第12-19页 |
1.1.1 美洲大蠊药材简介 | 第12页 |
1.1.2 美洲大蠊化学成分研究 | 第12-17页 |
1.1.3 美洲大蠊药理活性 | 第17-18页 |
1.1.4 美洲大蠊的毒性与安全性 | 第18-19页 |
1.2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研究概况 | 第19-23页 |
1.2.1 UC的临床表现 | 第19页 |
1.2.2 UC的发病机理 | 第19-20页 |
1.2.3 UC的药物治疗 | 第20-23页 |
1.3 细菌易位与肠黏膜屏障 | 第23-24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 | 第24-25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26-37页 |
2.1 材料 | 第26-27页 |
2.1.1 仪器设备 | 第26页 |
2.1.2 药品与试剂 | 第26-27页 |
2.2 方法 | 第27-32页 |
2.2.1 美洲大蠊提取物(PAE)的制备 | 第27页 |
2.2.2 PAE的分步萃取 | 第27-28页 |
2.2.3 TLC鉴别 | 第28页 |
2.2.4 含量测定 | 第28-32页 |
2.3 结果 | 第32-36页 |
2.3.1 提取物浸膏得率 | 第32-33页 |
2.3.2 PAE的TLC鉴别 | 第33页 |
2.3.3 PAE各极性部位中多肽含量 | 第33-34页 |
2.3.4 PAE各极性部位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 第34页 |
2.3.5 PAE各极性部位中多元醇含量 | 第34页 |
2.3.6 PAE各极性部位中粘糖氨酸含量 | 第34-35页 |
2.3.7 PAE各极性部位中尿嘧啶含量 | 第35页 |
2.3.8 PAE及各极性部位中各成分含量的汇总表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UC大鼠的疗效研究 | 第37-45页 |
3.1 材料 | 第37-38页 |
3.1.1 实验动物 | 第37-38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8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页 |
3.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38页 |
3.2 方法 | 第38-41页 |
3.2.1 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 第38页 |
3.2.2 实验剂量的确定 | 第38-39页 |
3.2.3 供试药物的制备 | 第39页 |
3.2.4 分组处理 | 第39页 |
3.2.5 观察指标 | 第39-41页 |
3.3 统计学分析 | 第41页 |
3.4 结果 | 第41-44页 |
3.4.1 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 | 第41-42页 |
3.4.2 肉眼观察各组大鼠直肠组织 | 第42-43页 |
3.4.3 光学显微镜观察(HE染色)各组大鼠直肠组织 | 第43-44页 |
3.4.4 直肠MPO活性 | 第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UC大鼠细菌易位的干预 | 第45-50页 |
4.1 材料 | 第46页 |
4.1.1.实验动物 | 第46页 |
4.1.2 示踪菌 | 第46页 |
4.1.3 实验试剂 | 第46页 |
4.1.4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4.1.5 主要溶液配制 | 第46页 |
4.2 方法 | 第46-47页 |
4.2.1 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 第46-47页 |
4.2.2 实验剂量的确定及供试药物的制备 | 第47页 |
4.2.3 分组处理 | 第47页 |
4.2.4 观察指标 | 第47页 |
4.3 统计学分析 | 第47-48页 |
4.4 结果 | 第48-49页 |
4.4.1 大鼠体重变化 | 第48页 |
4.4.2 细菌培养及鉴定 | 第48-49页 |
4.4.3 肠道细菌易位率及组织细菌含量 | 第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50-58页 |
5.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50-52页 |
5.1.0 仪器 | 第50页 |
5.1.1 试剂 | 第50页 |
5.1.2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50-51页 |
5.1.3 细胞培养 | 第51页 |
5.1.4 供试药物的制备 | 第51-52页 |
5.2 方法 | 第52-53页 |
5.2.1 最佳接种浓度确定 | 第52页 |
5.2.2 最佳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52页 |
5.2.3 细胞增殖的测定 | 第52页 |
5.2.4 胶原合成量的测定(羟脯氨酸试剂盒法) | 第52-53页 |
5.2.5 细胞总蛋白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 第53页 |
5.2.6 体外细胞迁移能力 | 第53页 |
5.3 统计学处理 | 第53-54页 |
5.4 结果 | 第54-57页 |
5.4.1 最佳接种浓度的确定 | 第54页 |
5.4.2 最佳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54-55页 |
5.4.3 PAE各极性部位对NIH3T3增殖的影响 | 第55页 |
5.4.4 PAE各极性部位对NIH3T3胶原合成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5 PAE各极性部位对NIH3T3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6页 |
5.4.6 PAE对NIH3T3迁移的影响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 | 第58-66页 |
6.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8-60页 |
6.1.1 仪器 | 第58-59页 |
6.1.2 试剂 | 第59页 |
6.1.3 实验动物 | 第59页 |
6.1.4 相关溶液的配置 | 第59-60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6.2.1 实验剂量的确定及供试药物的制备 | 第60页 |
6.2.2 实验分组与给药 | 第60页 |
6.2.3 相关考察指标 | 第60-62页 |
6.3 统计学处理 | 第62页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5页 |
6.4.1 PAE各极性部位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62-63页 |
6.4.2 PAE各极性部位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 第63页 |
6.4.3 PAE各极性部位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6.4.4 PAE各极性部位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64页 |
6.4.5 PAE各极性部位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 | 第64-6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6页 |
7.2 创新点 | 第66-67页 |
7.3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