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8-9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8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8页 | 1.2.3 研究创新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国外研究发展 | 第9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会计信息失真理论分析 | 第13-21页 | 2.1 会计信息概述 | 第13-15页 | 2.1.1 会计信息的含义及特点 | 第13-14页 | 2.1.2 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特征 | 第14-15页 | 2.1.3 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 第15页 | 2.2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 第15-16页 | 2.3 相关理论简介 | 第16-21页 | 2.3.1 管理学三论 | 第16-19页 | 2.3.2 现代企业契约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1-27页 | 3.1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 第21-23页 | 3.2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3.2.1 我国的会计制度本身并不完善 | 第23页 | 3.2.2 企业产权中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 | 第23-24页 | 3.2.3 企业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对称 | 第24-25页 | 3.2.4 企业中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 第27-35页 | 4.1 单位内部监管体系 | 第27-28页 | 4.2 社会监督 | 第28-32页 | 4.3 政府监督 | 第32-35页 | 第五章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 | 第35-39页 | 5.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35页 | 5.2 财务舞弊情况介绍 | 第35-36页 | 5.3 紫光古汉财务舞弊采用的主要手段 | 第36-37页 | 5.4 紫光古汉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第六章 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 第39-45页 | 6.1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39页 | 6.1.1 完善上市公司经理人业绩评价体系 | 第39页 | 6.1.2 引入股权激励措施 | 第39页 | 6.2 建立公司内部有效的约束机制 | 第39-41页 | 6.2.1 发挥股东在约束机制中的作用 | 第39-40页 | 6.2.2 发挥董事会在约束机制中的作用 | 第40-41页 | 6.2.3 发挥监事会在约束机制中的作用 | 第41页 | 6.3 建立公司外部有效的约束机制 | 第41-45页 | 6.3.1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和诉讼制度 | 第41-42页 | 6.3.2 加快经理市场的培育步伐 | 第42-43页 | 6.3.3 加强证监会的监督功能 | 第43页 | 6.3.4 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 第43页 | 6.3.5 完善立法、执法,加大处罚力度 | 第43-4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
|
|
|
|
论文编号BS3758460,这篇论文共48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6.8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4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