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7-3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1.2.1 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1.2.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23-30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3-26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6-29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9-30页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30-31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2 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 | 第32-41页 |
2.1 工程博士教育概述 | 第32-35页 |
2.1.1 工程博士教育的特殊性 | 第32-34页 |
2.1.2 工程博士教育的动力 | 第34页 |
2.1.3 工程博士教育的时代价值 | 第34-35页 |
2.2 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 第35-36页 |
2.2.1 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内涵 | 第35页 |
2.2.2 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35-36页 |
2.3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与工程博士培养模式 | 第36-41页 |
2.3.1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 | 第36-37页 |
2.3.2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3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是构建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基础 | 第38-41页 |
3 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国际经验 | 第41-57页 |
3.1 英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 | 第41-46页 |
3.1.1 总体概况 | 第41-43页 |
3.1.2 案例:制造技术工程博士中心项目 | 第43-46页 |
3.2 美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 | 第46-49页 |
3.2.1 总体概况 | 第46-47页 |
3.2.2 案例:密歇根大学制造业领域工程博士项目 | 第47-49页 |
3.3 荷兰工程博士培养模式 | 第49-52页 |
3.3.1 总体概况 | 第49-50页 |
3.3.2 案例:特文特大学机器人技术领域工程博士项目 | 第50-52页 |
3.4 英、美、荷三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启示 | 第52-57页 |
3.4.1 培养目标定位明确 | 第52-53页 |
3.4.2 招生实行严格的申请-考核制 | 第53页 |
3.4.3 科学完善的工程博士课程模块 | 第53-54页 |
3.4.4 特色鲜明的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要求 | 第54页 |
3.4.5 深度融合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 第54-55页 |
3.4.6 健全的工程博士培养管理体系 | 第55-57页 |
4 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7-94页 |
4.1 开展培养工程博士试点工作的四个阶段 | 第57-59页 |
4.1.1 酝酿阶段 | 第57-58页 |
4.1.2 筹备阶段 | 第58页 |
4.1.3 落实阶段 | 第58页 |
4.1.4 规范阶段 | 第58-59页 |
4.2 工程博士招生方案的分析 | 第59-68页 |
4.2.1 招生对象及条件 | 第60-63页 |
4.2.2 招生领域及规模 | 第63-66页 |
4.2.3 选拔录取方式 | 第66-68页 |
4.3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分析 | 第68-86页 |
4.3.1 电子与信息领域 | 第68-73页 |
4.3.2 先进制造领域 | 第73-78页 |
4.3.3 生物与医药领域 | 第78-82页 |
4.3.4 能源与环保领域 | 第82-86页 |
4.4 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特点 | 第86-90页 |
4.4.1 培养目标及规格 | 第86页 |
4.4.2 招生选拔 | 第86-88页 |
4.4.3 培养方式 | 第88-89页 |
4.4.4 课程学习及专业实践 | 第89页 |
4.4.5 学位论文及毕业要求 | 第89-90页 |
4.5 工程博士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90-94页 |
4.5.1 培养目标及规格 | 第90-91页 |
4.5.2 招生选拔 | 第91页 |
4.5.3 培养方式及课程体系 | 第91-92页 |
4.5.4 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 | 第92-94页 |
5 优化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 第94-107页 |
5.1 进一步明确工程博士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 | 第94-99页 |
5.1.1 总体要求 | 第94-95页 |
5.1.2 工程博士胜任力及其五个层面 | 第95-99页 |
5.2 抓好影响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四个环节 | 第99-104页 |
5.2.1 突出工程博士招生选拔的科学性 | 第99-100页 |
5.2.2 完善基于多模块的工程博士跨学科课程体系 | 第100-101页 |
5.2.3 以高端实践为导向贯穿工程博士培养的全过程 | 第101-102页 |
5.2.4 健全工程博士培养的校企协同机制 | 第102-104页 |
5.3 构建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支撑体系 | 第104-107页 |
5.3.1 成立工程博士教育联盟 | 第104-105页 |
5.3.2 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网络 | 第105-106页 |
5.3.3 重视工程文化育人 | 第106-10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1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07-109页 |
6.2 创新点 | 第109-110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8页 |
附录1 招生方案分析的文本来源 | 第118-119页 |
附录2 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分析的文本来源 | 第119-120页 |
附录3 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分析的文本来源 | 第120页 |
附录4 生物与医药领域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分析的文本来源 | 第120页 |
附录5 能源与环保领域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分析的文本来源 | 第120-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作者简介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