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2-22页 |
1.1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NOx来源 | 第13-14页 |
1.3碳烟来源 | 第14-15页 |
1.4NOx和碳烟危害 | 第15页 |
1.5柴油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发展概述 | 第15-18页 |
1.5.1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5-16页 |
1.5.2贵金属催化剂 | 第16页 |
1.5.3尖晶石催化剂 | 第16-17页 |
1.5.4水滑石催化剂 | 第17页 |
1.5.5钙钛矿催化剂 | 第17-18页 |
1.6钙钛矿催化剂简介 | 第18-21页 |
1.6.1钙钛矿催化剂结构特点 | 第18页 |
1.6.2钙钛矿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1.6.3钙钛矿催化剂去除NOx和碳烟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7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1-22页 |
第二章实验部分 | 第22-28页 |
2.1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2-23页 |
2.1.1实验药品 | 第22-23页 |
2.1.2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2催化剂制备 | 第23-24页 |
2.3台架试验 | 第24-25页 |
2.3.1涂层CeO2制备 | 第24页 |
2.3.2涂层涂覆及催化剂粉体负载 | 第24-25页 |
2.4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5-26页 |
2.4.1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5-26页 |
2.4.2台架试验活性评价 | 第26页 |
2.5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28页 |
2.5.1X-射线衍射(XRD)表征 | 第26页 |
2.5.2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第26页 |
2.5.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第26页 |
2.5.4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 | 第26-27页 |
2.5.5程序升温脱附(O2-TPD)表征 | 第27页 |
2.5.6程序升温脱附(NO-TPD)表征 | 第27页 |
2.5.7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第27页 |
2.5.8台架试验表征 | 第27-28页 |
第三章A位掺杂对LaCoO3同时去除NO和碳烟性能及结构影响 | 第28-42页 |
3.1引言 | 第28页 |
3.2Sr掺杂对催化剂性能及结构影响 | 第28-39页 |
3.2.1Sr掺杂对催化剂同时去除NO和碳烟活性影响 | 第28-30页 |
3.2.2XRD表征 | 第30-31页 |
3.2.3FT-IR表征 | 第31-32页 |
3.2.4SEM表征 | 第32-33页 |
3.2.5H2-TPR表征 | 第33-34页 |
3.2.6XPS表征 | 第34-37页 |
3.2.7O2-TPD表征 | 第37-38页 |
3.2.8O2对催化氧化Soot活性影响 | 第38页 |
3.2.9NO-TPD表征 | 第38-39页 |
3.3钙钛矿催化剂结构、性能稳定性评价 | 第39-41页 |
3.3.1XRD表征 | 第39-40页 |
3.3.2H2-TPR表征 | 第40-41页 |
3.4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B位掺杂对LaCoO3同时去除NO和碳烟性能及结构影响 | 第42-54页 |
4.1引言 | 第42-43页 |
4.2不同金属B位掺杂对催化剂性能及结构影响 | 第43-46页 |
4.2.1不同金属B位掺杂对同时去除NO和Soot活性影响 | 第43-44页 |
4.2.2XRD表征 | 第44-45页 |
4.2.3H2-TPR表征 | 第45-46页 |
4.3B位不同Fe掺杂量对催化剂性能和结构影响 | 第46-53页 |
4.3.1Fe掺杂量对催化剂同时去除NO和Soot活性影响 | 第46-47页 |
4.3.2XRD表征 | 第47-48页 |
4.3.3SEM表征 | 第48-49页 |
4.3.4H2-TPR表征 | 第49-50页 |
4.3.5XPS表征 | 第50-53页 |
4.4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A、B位同时掺杂对LaCoO3去除NO和碳烟性能及结构影响 | 第54-72页 |
5.1引言 | 第54-55页 |
5.2A、B位同时掺杂对催化剂结构及性能影响 | 第55-65页 |
5.2.1Sr、Fe同时掺杂对去除NO和Soot活性影响 | 第55-57页 |
5.2.2XRD表征 | 第57-58页 |
5.2.3FT-IR表征 | 第58-59页 |
5.2.4SEM表征 | 第59-60页 |
5.2.5H2-TPR表征 | 第60-61页 |
5.2.6NO-TPD表征 | 第61-62页 |
5.2.7XPS表征 | 第62-65页 |
5.3催化剂结构、性能稳定性评价 | 第65-67页 |
5.3.1XRD | 第65-66页 |
5.3.2H2-TPR | 第66-67页 |
5.4催化剂连续运行结构、性能稳定性评价 | 第67-71页 |
5.4.1催化剂去除NO活性 | 第67-68页 |
5.4.2NO2生成率 | 第68-69页 |
5.4.3XRD表征 | 第69-70页 |
5.4.4H2-TPR表征 | 第70-71页 |
5.5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La1-xSrxCo1-yFeyO3催化剂台架试验初步研究 | 第72-84页 |
6.1引言 | 第72-73页 |
6.2钙钛矿催化剂负载陶瓷载体用于台架试验 | 第73-76页 |
6.2.1台架实验柴油发动机、涂层、催化剂粉体涂覆过程 | 第73-74页 |
6.2.2放大过程制备钙钛矿催化剂粉体结构 | 第74-75页 |
6.2.3催化剂粉体涂覆陶瓷DPF/DOC载体SEM照片 | 第75-76页 |
6.3涂层对催化去除NO活性影响 | 第76-77页 |
6.4载体对催化去除NO活性影响 | 第77-79页 |
6.5催化剂涂覆方法对催化去除NO活性影响 | 第79-80页 |
6.6催化剂涂覆次数对催化去除NO活性影响 | 第80-81页 |
6.7催化反应器循环使用性能 | 第81-82页 |
6.8La0.9Sr0.1Co0.7Fe0.3O3催化剂催化氧化碳烟活性 | 第82-83页 |
6.9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