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导论 | 第14-32页 |
一、语境:一个从语用学借用的概念 | 第14-17页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7-2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方法与意义 | 第24-30页 |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30-32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内外语境 | 第32-58页 |
第一节 "何以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外在语境 | 第33-48页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的语境 | 第33-39页 |
二、原生态语境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 第39-44页 |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语境下的基本原理何以需要中国化 | 第44-48页 |
第二节"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内在语境 | 第48-58页 |
一、政治经济环境:变迁与转型的十字路口 | 第48-50页 |
二、革命环境: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 | 第50-51页 |
三、思想文化:从"西学东渐"到"以俄为师" | 第51-54页 |
四、民族心理:从对资本主义的"认异"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 第54-57页 |
五、时代主题:革命与战争的历史拐点 | 第57-58页 |
第二章 文本互动(上):不同路径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差异 | 第58-112页 |
第一节 "以日解马":日本语境"学理的"马克思主义 | 第59-75页 |
一、因缘相机:日本成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主渠道 | 第59-61页 |
二、学理解读:日本语境的马克思主义 | 第61-68页 |
三、取径东洋:马克思主义从日本语境来到中国 | 第68-71页 |
四、效果向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影响 | 第71-75页 |
第二节 "以欧解马":欧洲语境"行动的"马克思主义 | 第75-87页 |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什么是法国? | 第75-79页 |
二、从原生态到中国态:欧洲语境"行动的"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 | 第79-83页 |
三、欧洲语境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第83-87页 |
第三节 "以美解马":美国语境"空想的和基督教的"马克思主义 | 第87-97页 |
一、留美学生为什么没有成为向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主体 | 第87-91页 |
二、美国语境的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来到中国的 | 第91-97页 |
第四节 "以苏解马":苏俄语境"革命的"马克思主义 | 第97-109页 |
一、革命感召:苏俄语境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先进分子的引力 | 第97-100页 |
二、以苏解马:俄国人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 | 第100-104页 |
三、以俄为师:苏俄语境的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 | 第104-106页 |
四、语境变换:革命的成功经验也可能会"水土不服" | 第106-109页 |
第五节 语境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第109-112页 |
一、营造适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接受的宽松政治环境 | 第109-110页 |
二、营造适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接受的文化环境 | 第110-111页 |
三、把"觅马"与语境建设结合起米 | 第111-112页 |
第三章 文本互动(下):早期中国知识精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 | 第112-169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选择性传播 | 第113-159页 |
一、只鳞片爪:西学东渐语境下中国人初知社会主义 | 第113-117页 |
二、海外借力:维新语境下资产阶级改良派对社会主义的解读 | 第117-124页 |
三、国内使力:资产阶级革命语境下革命派给三民主义寻找依据 | 第124-135页 |
四、共同神髓:以无政府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 | 第135-139页 |
五、改造社会:无产阶级革命语境下初步寻求中国问题的最终解决 | 第139-159页 |
第二节 选择性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第159-169页 |
一、马克思主义的某一部分理论被优先选择传播造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步 | 第159-162页 |
二、传播者选择的主观性造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实践上的差异性 | 第162-165页 |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梯次灌输"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间上交错 | 第165-166页 |
四、马克思主义文本来源的多路径使多种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空间上并存 | 第166-167页 |
五、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中国式的解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烙上中国传统色彩 | 第167-169页 |
第四章 思想交锋: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的历程 | 第169-237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的文化进路 | 第170-183页 |
一、西学科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 第171-173页 |
二、西学制度:"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 第173-175页 |
三、西学观念:"文化启蒙" | 第175-176页 |
四、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 | 第176-183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论争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第183-220页 |
一、思想灵魂:"问题"抑或"主义" | 第184-199页 |
二、道路抉择:"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 | 第199-213页 |
三、改造方略:马克思主义抑或无政府主义 | 第213-220页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思潮的对话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第220-237页 |
一、"中国式……主义"的空想与实践 | 第222-227页 |
二、三民主义的变异与升华 | 第227-231页 |
三、自由主义的潮起与潮落 | 第231-237页 |
第五章 视界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范畴形成和问题域的提出 | 第237-279页 |
第一节 文本与解读者互动中的视界融合 | 第237-245页 |
一、同质文化互动中的视界融合 | 第237-240页 |
二、异质文化互动中的视界融合 | 第240-243页 |
三、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理解者的视界融合 | 第243-245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重要范畴与中国语词的对接和语义的转换 | 第245-264页 |
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第246-249页 |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第249-252页 |
三、资产者、资产阶级;无产者、无产阶级 | 第252-254页 |
四、阶级、阶级斗争、国家、革命 | 第254-258页 |
五、人民、群众、人民群众 | 第258-261页 |
六、思想、理论、意识、意识形态 | 第261-264页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域的提出 | 第264-279页 |
一、中国革命的思想路线问题 | 第265-267页 |
二、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 | 第267-271页 |
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第271-273页 |
四、中国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 第273-276页 |
五、中国革命的军事路线问题 | 第276-279页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语境动因 | 第279-301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新语境 | 第279-287页 |
一、中国的革命环境 | 第280页 |
二、社会政治环境 | 第280-282页 |
三、国际环境 | 第282-283页 |
四、思想文化环境 | 第283-287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第287-296页 |
一、内涵与旨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第288-292页 |
二、必要与可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证 | 第292-295页 |
三、方法与理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第295-296页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后续展开与前瞻 | 第296-301页 |
一、六中全会到七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成为全党的共识 | 第296-297页 |
二、七大到改革开放前:马列主义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第二次结合在曲折中发展 | 第297-299页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第299-301页 |
结语 从两个不等式到两个等式:语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301-305页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05-306页 |
参考文献 | 第306-312页 |
后记 | 第3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