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蒜氨酸酶性质及无臭脱水蒜片生产工艺研究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 大蒜成分及其功能作用 | 第12-14页 | 1.1 大蒜的化学成分 | 第12页 | 1.2 大蒜重要的生理功能 | 第12-14页 | 1.2.1 杀菌消炎作用 | 第12-13页 | 1.2.2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 第13页 | 1.2.3 防癌抗癌作用 | 第13页 | 1.2.4 调节免疫功能 | 第13-14页 | 2 蒜氨酸酶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2.1 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 | 第14-15页 | 2.2 蒜氨酸酶的结构 | 第15页 | 2.3 蒜氨酸酶的性质 | 第15-18页 | 2.3.1 催化反应机制 | 第15-16页 | 2.3.2 蒜氨酸酶的底物 | 第16-17页 | 2.3.3 蒜氨酸酶的动力学参数 | 第17页 | 2.3.4 蒜氨酸酶的最适温度 | 第17-18页 | 2.3.5 蒜氨酸酶的最适pH | 第18页 | 2.3.6 影响蒜氨酸酶活性的因素 | 第18页 | 3 大蒜产业的现状及前景 | 第18-23页 | 3.1 大蒜油 | 第19-20页 | 3.1.1 水蒸气蒸馏法 | 第19页 | 3.1.2 有机溶剂浸出法 | 第19-20页 | 3.1.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 第20页 | 3.2 大蒜粉 | 第20-22页 | 3.2.1 热风干燥技术 | 第20页 | 3.2.2 真空微波干燥技术 | 第20-21页 | 3.2.3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 第21页 | 3.2.4 组合干燥技术 | 第21-22页 | 3.3 无臭大蒜产品 | 第22-23页 | 3.3.1 钝化和抑制蒜氨酸酶的活性 | 第22页 | 3.3.2 冷冻脱臭法 | 第22页 | 3.3.3 吸附和溶解法 | 第22-23页 | 3.3.4 包埋法 | 第23页 | 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 | 第24-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1.3 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1.4.1 试剂的配置 | 第26-27页 | 1.4.2 蒜氨酸酶的提取 | 第27页 | 1.4.3 蒜氨酸酶的纯化 | 第27-28页 | 1.4.4 蒜氨酸酶纯度的鉴定及分子量测定 | 第28页 | 1.4.5 蒜氨酸酶底物的提取 | 第28-29页 | 1.4.6 蒜氨酸酶活性的测定 | 第29页 | 1.4.7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2.1 硫酸铵固体分级沉淀法 | 第29-30页 | 2.2 PEG6000分级沉淀法 | 第30-31页 | 2.3 蒜氨酸酶的纯化 | 第31-32页 | 2.4 蒜氨酸酶纯度的鉴定及分子量测定 | 第3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蒜氨酸酶性质研究 | 第34-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1.1 材料 | 第3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1.3 仪器设备 | 第35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35-38页 | 1.4.1 酶促反应最适E/S的确定 | 第35页 | 1.4.2 酶促反应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5页 | 1.4.3 酶促反应最适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35页 | 1.4.4 酶促反应最适pH的确定 | 第35页 | 1.4.5 蒜氨酸酶的激活与抑制 | 第35-37页 | 1.4.6 Km及Vm的测定 | 第37页 | 1.4.7 蒜氨酸酶紫外可见光谱 | 第37页 | 1.4.8 蒜氨酸酶活性与大蒜素生成量的关系 | 第37-38页 |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50页 | 2.1 酶促反应最适E/S的确定 | 第38-39页 | 2.2 酶促反应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9-40页 | 2.3 酶促反应最适温度的确定 | 第40页 | 2.4 酶促反应最适pH的确定 | 第40-41页 | 2.5 蒜氨酸酶的激活与抑制 | 第41-50页 | 2.5.1 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的影响 | 第41-42页 | 2.5.2 金属离子互作正交试验 | 第42-43页 | 2.5.3 响应曲面法优化金属离子激活蒜氨酸酶的条件 | 第43-46页 | 2.5.4 Km及Vm的测定结果 | 第46-47页 | 2.5.5 蒜氨酸酶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2.5.6 蒜氨酸酶活性与大蒜素生成量的关系 | 第48-50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无臭脱水蒜片生产工艺研究 | 第52-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2页 | 1.3 仪器设备 | 第52-53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53-55页 | 1.4.1 蒜片护色 | 第53-54页 | 1.4.2 热风干燥试验 | 第54页 | 1.4.3 真空微波干燥试验 | 第54-55页 | 1.4.4 真空微波与热风组合干燥试验 | 第55页 | 1.4.5 真空冷冻干燥试验 | 第55页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55-56页 | 1.5.1 色差的测定 | 第55页 | 1.5.2 蒜片中大蒜素的测定 | 第55页 | 1.5.3 干制蒜片复水率的测定 | 第55页 | 1.5.4 干制蒜片含水率的测定 | 第55-56页 |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2页 | 2.1 复合护色液正交优化结果 | 第56-57页 | 2.2 热风干燥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2.2.1 热风干燥过程脱水速率曲线 | 第57-58页 | 2.2.2 热风温度对蒜片品质的影响 | 第58页 | 2.3 真空微波干燥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2.3.1 真空微波干燥脱水速率曲线 | 第58-59页 | 2.3.2 微波功率对蒜片品质的影响 | 第59-60页 | 2.4 真空微波与热风组合干燥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2.5 组合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全文结论 | 第64-66页 | 创新点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
|
|
|
|
论文编号BS3502763,这篇论文共76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6.6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8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