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论文目录 | 第3-5页 |
图、表目录 | 第5-8页 |
缩略语 | 第8-9页 |
论文摘要 | 第9-21页 |
中文摘要 | 第9-14页 |
英文摘要 | 第14-21页 |
论文 | 第21-109页 |
前言 | 第21-23页 |
第一部分、左氧氟沙星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23-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结果 | 第29-47页 |
讨论 | 第47-50页 |
第二部分、左氧氟沙星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临床应用 | 第50-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结果 | 第52-66页 |
讨论 | 第66-69页 |
第三部分、左氧氟沙星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临床研究部分) | 第69-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3页 |
结果 | 第73-82页 |
讨论 | 第82-86页 |
第四部分、左氧氟沙星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体外研究部分) | 第86-10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7-91页 |
结果 | 第91-104页 |
讨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论文部分) | 第106-108页 |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08-109页 |
综述 | 第109-121页 |
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 第109-118页 |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 第118-121页 |
附录 | 第121-147页 |
附录Ⅰ 社区获得性肺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入选与排除标准 | 第121-123页 |
附录Ⅱ 左氧氟沙星血浆药物浓度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方法 | 第123-130页 |
附录Ⅲ PPK模型的NONMEM控制程序 | 第130-133页 |
附录Ⅳ 182名受试者药代参数POSTHOC计算结果 | 第133-141页 |
附录Ⅴ 临床疗效、微生物学疗效和不良事件与药物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 第141-142页 |
附录Ⅵ 体外杀菌曲线PK-PD模型参数的计算 | 第142-146页 |
附录Ⅶ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