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绪论 | 第10-20页 |
1.1纳滤膜技术概述 | 第10-14页 |
1.1.1纳滤膜技术的定义与分离机理 | 第10页 |
1.1.2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 第10-13页 |
1.1.3抗菌型纳滤膜的研究 | 第13页 |
1.1.4疏松纳滤膜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恒压错流过程中膜污染规律的研究 | 第14-17页 |
1.2.1膜污染 | 第14页 |
1.2.2膜污染分类 | 第14-15页 |
1.2.3膜污染机理及污染阻力 | 第15-16页 |
1.2.4膜污染模型 | 第16-17页 |
1.3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17-18页 |
1.3.1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3.2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4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页 |
1.5课题来源 | 第18-20页 |
第2章实验材料、装置和测试方法 | 第20-32页 |
2.1实验原材料和设备 | 第20-21页 |
2.1.1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2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疏松纳滤膜的制备、表征和性能评价 | 第21-26页 |
2.2.1膜的制备 | 第21-23页 |
2.2.2膜的表征方法 | 第23-24页 |
2.2.3膜的性能评价 | 第24-26页 |
2.2.4膜的抗菌性能表征 | 第26页 |
2.3恒压错流过程中膜污染规律的研究 | 第26-30页 |
2.3.1进料液配制方法 | 第26-27页 |
2.3.2膜的孔径分布和滤液的粒径分布 | 第27-28页 |
2.3.3实验装置 | 第28页 |
2.3.4实验数据处理 | 第28-30页 |
2.4拟合分析软件 | 第30页 |
2.5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Ag+-PEI、Cu2+-PEI和Fe3+-PEI疏松纳滤膜的制备和分离性能研究 | 第32-50页 |
3.1Ag+-PEI、Cu2+-PEI和Fe3+-PEI疏松纳滤膜的形成机理 | 第32-36页 |
3.2Ag+-PEI、Cu2+-PEI和Fe3+-PEI疏松纳滤膜的微观形貌 | 第36-38页 |
3.3Ag+-PEI、Cu2+-PEI和Fe3+-PEI疏松纳滤膜的亲水性和荷电特性 | 第38-39页 |
3.4螯合离子浓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3.5Ag+-PEI、Cu2+-PEI和Fe3+-PEI疏松纳滤膜的MWCO和孔径 | 第41-43页 |
3.6疏松纳滤膜的分离性能 | 第43-45页 |
3.6.1膜对染料或无机盐单一体系的分离效果 | 第43页 |
3.6.2膜对染料-盐混合体系的分离效果 | 第43-45页 |
3.7疏松纳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和稳定性 | 第45-46页 |
3.8疏松纳滤膜的抗菌活性 | 第46-48页 |
3.9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恒压错流条件下过滤高岭土悬浮液污染规律性研究 | 第50-66页 |
4.1恒压错流膜污染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4.2膜污染机理的判定 | 第52-53页 |
4.3有效阻力系数(Cf)与雷诺数(Re)之间的关系确定 | 第53-54页 |
4.4不同反应条件下稳态渗透通量的比较 | 第54页 |
4.5不同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54-59页 |
4.5.1浓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2TMP的影响 | 第56页 |
4.5.3温度的影响 | 第56-59页 |
4.6操作条件对滤饼比阻的影响 | 第59-60页 |
4.7模型验证 | 第60-63页 |
4.7.1不同膜材料 | 第60页 |
4.7.2不同进料液 | 第60-62页 |
4.7.3不同模型的比较 | 第62-63页 |
4.8新准数关系式的确立 | 第63-64页 |
4.9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1.结论 | 第66-67页 |
2.建议 | 第67页 |
3.创新点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