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自修复材料 | 第12页 |
1.2 微胶囊技术简介 | 第12-15页 |
1.2.1 微胶囊的概念及分类 | 第13页 |
1.2.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第13-14页 |
1.2.3 自修复微胶囊 | 第14-15页 |
1.3 自修复混凝土 | 第15-20页 |
1.3.1 力学触发型自修复微胶囊 | 第16-17页 |
1.3.2 微生物型自修复微胶囊 | 第17-18页 |
1.3.3 化学触发型自修复微胶囊 | 第18-20页 |
1.4 化学触发型自修复微胶囊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5 层层自组装法制备聚电解质微胶囊 | 第22-24页 |
1.5.1 层层自组装法 | 第22-23页 |
1.5.2 聚电解质微胶囊 | 第23-24页 |
1.5.3 聚电解质自修复微胶囊的应用难点 | 第24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4-26页 |
第2章 原位凝聚法制备聚电解质微胶囊及其化学触发研究 | 第26-45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3 实验原理以及制备过程 | 第28-31页 |
2.3.1 实验原理 | 第28-30页 |
2.3.2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电解质微胶囊 | 第30-31页 |
2.4 实验表征 | 第31-33页 |
2.4.1 固体模板CaCO_3(PSS)微粒的孔隙率及成分分析 | 第31-32页 |
2.4.2 CaCO_3(PSS)微粒、中空微胶囊及微胶囊的表面形貌 | 第32页 |
2.4.3 组装过程中的表面电位追踪 | 第32页 |
2.4.4 中空微胶囊的内部结构及完整性测试 | 第32-33页 |
2.4.5 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化学触发实验 | 第33页 |
2.5 结果讨论 | 第33-44页 |
2.5.1 固体模板CaCO_3(PSS)球形粒子 | 第33-35页 |
2.5.2 聚电解质层层组装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 第35-37页 |
2.5.3 中空微胶囊(PSS/PAH)n的表观形貌及其完整性研究 | 第37-40页 |
2.5.4 修复剂的包埋 | 第40-41页 |
2.5.5 聚电解质壁材的交联原理 | 第41-42页 |
2.5.6 微胶囊的化学触发 | 第42-4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乳液封装法制备聚电解质微胶囊及其化学触发研究 | 第45-58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3.3 实验原理以及制备过程 | 第47-49页 |
3.3.1 实验原理 | 第47页 |
3.3.2 乳液封装法制备聚电解质微胶囊及其化学触发 | 第47-49页 |
3.4 实验表征 | 第49-50页 |
3.4.1 乳滴模板及组装过程中的形貌变化 | 第49页 |
3.4.2 组装过程中的表面电位追踪 | 第49页 |
3.4.3 交联原理的探究 | 第49-50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3.5.1 聚电解质在乳液模板上的组装 | 第50-53页 |
3.5.2 聚电解微胶囊的化学触发 | 第53-55页 |
3.5.3 交联原理的探究 | 第55-56页 |
3.5.4 微胶囊的失效时间 | 第56-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UV界面聚合法制备聚电解质微胶囊及其化学触发研究 | 第58-66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 第59-60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59-60页 |
4.3 实验原理以及制备过程 | 第60-61页 |
4.3.1 实验原理 | 第60页 |
4.3.2 UV界面聚合法制备聚电解质微胶囊 | 第60-61页 |
4.4 实验表征 | 第61-62页 |
4.4.1 乳液表面薄膜和组装过程中的形貌变化 | 第61页 |
4.4.2 组装过程中的表面电位追踪 | 第61-62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62-65页 |
4.5.1 乳液表面薄膜分析 | 第62-63页 |
4.5.2 组装过程中的表面电位变化及形貌变化 | 第63-64页 |
4.5.3 微胶囊的化学触发及失效时间 | 第64-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