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38页 |
1.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简介 | 第9-10页 |
1.2 金属卤化物基功能材料 | 第10-17页 |
1.2.1 非线性光学材料 | 第10-14页 |
1.2.2 热致变色材料 | 第14-17页 |
1.3 重主族金属结构化学及其杂化体系研究进展 | 第17-27页 |
1.3.1 卤化铋/锑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 第18-25页 |
1.3.1.1 卤化铋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1.3.1.2 卤化锑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3.2 卤化铅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1.4 钌配合物的光电功能材料与应用研究 | 第27-36页 |
1.4.1 钌配合物在光化学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1.4.2 钌配合物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1.4.3 钌配合物在发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33-36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36-38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37页 |
1.5.2 选题意义 | 第37页 |
1.5.3 创新之处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8-48页 |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2.1.1 试剂(所用药品未加说明均为市售分析纯试剂) | 第38-39页 |
2.1.2 仪器 | 第39页 |
2.2 化合物的合成 | 第39-44页 |
2.2.1 dppz(二吡啶并[3,2-3',2'-c]吩嗪)有机功能分子的制备 | 第40-41页 |
2.2.2 目标产物的合成 | 第41-44页 |
2.2.2.1 化合物1{[Ru(bipy)_3][Sb_2Cl_6(OH)]}_n的合成 | 第41页 |
2.2.3.2 化合物2{[Ru(tpy)_2][SbCl_5]}_n的合成 | 第41页 |
2.2.3.3 化合物3{[Fe(bipy)_3][(Sb_2Br_7)·Br]}_n的合成 | 第41页 |
2.2.3.4 化合物4{[Ru(phen)_3][SbI_5]}_n的合成 | 第41-42页 |
2.2.3.5 化合物5[(tpy-H_2)_2(Sb_2Br_(10))]_n的合成 | 第42页 |
2.2.3.6 化合物6{[Ru(bipy)_2(bipyo)]_2(Bi_4I_(16))}_n的合成 | 第42页 |
2.2.3.7 化合物7{[Ru(tpy)_2]_2[(Bi_2I_7Cl_2)·I]}_n的合成 | 第42页 |
2.2.3.8 化合物8{[Ruphen)_3]_2[Bi_2I_8Cl_2]}_n的合成 | 第42-43页 |
2.2.3.9 化合物9[(dppz-H)(BiI_4)]_n的合成 | 第43页 |
2.2.3.10 化合物10{[Ru(tpy)_2][Pb_2I_6]}_n的合成 | 第43页 |
2.2.3.11 化合物11{[Ru(phen)_3][Pb_2I_4Cl_2·H_2O]}_n的合成 | 第43页 |
2.2.3.12 化合物12{[Ru(bipy)_3]_4[Pb_(11)I_(28)]·Se}_n的合成 | 第43页 |
2.2.3.13 化合物13[(dppz)PbI_2]_n的合成 | 第43-44页 |
2.2.3.14 化合物14{[Ru(bipy)_3]I_6}_n的合成 | 第44页 |
2.3 合成小结 | 第44-45页 |
2.3.1 反应温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 第44页 |
2.3.2 溶剂选择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 第44页 |
2.3.3 体系酸碱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 第44-45页 |
2.3.4 2,2'-联吡啶-6-醇的生成 | 第45页 |
2.3.5 Ru(Ⅲ)的还原机理 | 第45页 |
2.4 X-射线衍射实验 | 第45-46页 |
2.5 物理性质和谱学表征 | 第46-48页 |
2.5.1 光谱分析 | 第46-47页 |
2.5.2 元素表征 | 第47页 |
2.5.3 热致变色测试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48-88页 |
3.1 化合物1{[Ru(bipy)_3][Sb_2Cl_6(OH)]}_n的结构描述 | 第48-51页 |
3.2 化合物2{[Ru(tpy)_2][SbCl_5]}_n的结构描述 | 第51-54页 |
3.3 化合物3{[Fe(bipy)_3][(Sb_2Br_7)·Br]}_n的结构描述 | 第54-57页 |
3.4 化合物4{[Ruphen)_3][SbI_5]}_n的结构描述 | 第57-60页 |
3.5 化合物5[(tpy-H_2)_2(Sb_2Br_(10))]_n的结构描述 | 第60-63页 |
3.6 化合物6{[Ru(bipy)_2(bpyo)]_2(Bi_4I_(16))}_n的结构描述 | 第63-66页 |
3.7 化合物7{[Ru(tpy)_2]_2[(Bi_2I_7Cl_2)·I]}_n的结构描述 | 第66-68页 |
3.8 化合物8{[Ru(phen)_3]_2[Bi_2I_8Cl_2]}_n的结构描述 | 第68-71页 |
3.9 化合物9[(dppz-H)(BiI_4)]_n的结构描述 | 第71-74页 |
3.10 化合物10{[Ru(tpy)_2][Pb_2I_6]}_n的结构描述 | 第74-76页 |
3.11 化合物11{ [Ru(phen)_3][Pb_2I_4Cl_2·H_2O]}_n的结构描述 | 第76-79页 |
3.12 化合物12{[Ru(bipy)_3]_2[Pb_(11)I_(28)]·Se}_n的结构描述 | 第79-83页 |
3.13 化合物13[(dppz)PbI_2]_n的结构描述 | 第83-85页 |
3.14 化合物14{[Ru(bipy)_3]I_6}_n的结构描述 | 第85-88页 |
第四章 波谱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88-121页 |
4.1 红外光谱 | 第88-103页 |
4.1.1 化合物1{[Ru(bipy)_3][Sb_2Cl_6(OH)]}_n的红外光谱 | 第89-90页 |
4.1.2 化合物2{[Ru(tpy)_2][SbCl_5]}_n的红外光谱 | 第90-91页 |
4.1.3 化合物3{[Fe(bipy)_3][(Sb_2Br_7)·I]}_n的红外光谱 | 第91-92页 |
4.1.4 化合物4{[Ru(phen)_3][SbI_5]}_n的红外光谱 | 第92-93页 |
4.1.5 化合物5[(tpy-H_2)_2(Sb_2Br_(10))]_n的红外光谱 | 第93-94页 |
4.1.6 化合物6{[Ru(bipy)_2(bipyo)]_2(Bi_4I_(16))}_n的红外光谱 | 第94-95页 |
4.1.7 化合物7{[Ru(tpy)_2]_2[(Bi_2I_7Cl_2)·I]}_n的红外光谱 | 第95-96页 |
4.1.8 化合物8{[Ru(phen)_3]_2[Bi_2I_8Cl_2]}_n的红外光谱 | 第96-97页 |
4.1.9 化合物9[(dppz-H)(BiI_4)]_n的红外光谱 | 第97-98页 |
4.1.10 化合物10{[Ru(tpy)_2]_3[Pb_6I_(18)]}_n的红外光谱 | 第98-99页 |
4.1.11 化合物11{ [Ru(phn)_3] [Pb_2I_4Cl_2·H_2O]}_n的红外光谱 | 第99-100页 |
4.1.12 化合物12 {[Ru(bipy)_3]_4[Pb_(11)I_(28)]·Se}_n的红外光谱 | 第100-101页 |
4.1.13 化合物13[(dppz)Pb_3I_4]_n的红外光谱 | 第101-102页 |
4.1.14 化合物14{[Ru(bipy)_3]I_6}_n的红外光谱 | 第102-103页 |
4.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Spectra) | 第103-112页 |
4.2.1 化合物1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03-104页 |
4.2.2 化合物2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04-105页 |
4.2.3 化合物3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05页 |
4.2.4 化合物4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05-106页 |
4.2.5 化合物5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06页 |
4.2.6 化合物6及BiI_3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06-107页 |
4.2.7 化合物7及BiI_3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07-108页 |
4.2.8 化合物8及BiI_3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08页 |
4.2.9 化合物9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08-109页 |
4.2.10 化合物10及PbI_2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09-110页 |
4.2.11 化合物11及PbI_2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10页 |
4.2.12 化合物12、PbI_2及Ru(bipy)_3~(2+)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10-111页 |
4.2.13 化合物13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11页 |
4.2.14 化合物14的UV-Vis谱和吸收谱 | 第111-112页 |
4.3 固体荧光光谱(Fluorescence Spectrum) | 第112-119页 |
4.3.1 化合物1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2-113页 |
4.3.2 化合物2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3页 |
4.3.3 化合物3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3-114页 |
4.3.4 化合物4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4页 |
4.3.5 化合物5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4-115页 |
4.3.6 化合物6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5页 |
4.3.7 化合物7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5-116页 |
4.3.8 化合物8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6页 |
4.3.9 化合物9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6-117页 |
4.3.10 化合物10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7页 |
4.3.11 化合物11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7-118页 |
4.3.12 化合物12及Ru(bipy)_3~(2+)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8页 |
4.3.13 化合物13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8-119页 |
4.3.14 化合物14的固体荧光光谱 | 第119页 |
4.4 部分化合物的热致变色性能测试 | 第119-121页 |
4.4.1 化合物1的变色性质 | 第120页 |
4.4.2 化合物6的变色性质 | 第120页 |
4.4.3 小结 | 第120-12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3页 |
总结 | 第121-122页 |
展望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2页 |
附录 化合物的温度因子、原子坐标及键长键角 | 第132-173页 |
致谢 | 第173-174页 |
个人简历及所发表文章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