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5页 |
·论文课题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12-15页 |
第2章 会计准则概述 | 第15-20页 |
·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实质 | 第15-16页 |
·会计准则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会计准则的实质 | 第16页 |
·会计准则性质和制定的基本理论 | 第16-20页 |
·会计准则的性质及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及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第3章 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回顾 | 第20-32页 |
·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变迁与会计准则国际化 | 第20-25页 |
·中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发展变迁及现状 | 第20-23页 |
·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内容 | 第23-25页 |
·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发展历程 | 第25-32页 |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及其会计准则的发展 | 第25-26页 |
·IASC的改组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 第26-27页 |
·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 | 第27-32页 |
第4章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 | 第32-43页 |
·我国会计准则与IAS的体系比较 | 第32-34页 |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构成 | 第32页 |
·IAS体系的构成 | 第32-33页 |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IAS体系的比较 | 第33-34页 |
·我国会计基本准则与IASC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 | 第34-40页 |
·关于财务报表的目标 | 第34-35页 |
·关于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 第35-36页 |
·关于财务报表的要素 | 第36-38页 |
·关于财务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 第38-39页 |
·关于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 | 第39-40页 |
·我国会计准则与IAS的总体差异比较 | 第40-43页 |
·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 第40页 |
·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 | 第40-41页 |
·我国会计准则缺少一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IAS则有专门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 第41页 |
·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IAS则只有会计准则 | 第41页 |
·我国会计准则在内容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 第41-43页 |
第5章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比较 | 第43-67页 |
·中国具体会计准则与IAS的差异比较 | 第43-54页 |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比较 | 第54-59页 |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的框架 | 第54-55页 |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的目的 | 第55页 |
·我国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框架 | 第55-56页 |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 | 第56页 |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的比较 | 第56-57页 |
·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比较 | 第57-58页 |
·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的比较,“现金产出单元”与“资产组、资产组组合” | 第58-59页 |
·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比较 | 第59页 |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比较 | 第59-63页 |
·定义的比较 | 第60-61页 |
·关于政府补助确认的比较 | 第61页 |
·关于政府补助计量的比较 | 第61-62页 |
·关于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比较 | 第62-63页 |
·关于政府补助披露的比较 | 第63页 |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比较 | 第63-67页 |
·关联方的判定比较 | 第63-65页 |
·关联交易披露内容比较 | 第65-67页 |
第6章 中国会计准则与IAS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建设我国更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 | 第67-71页 |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原因分析 | 第67-69页 |
·经济因素 | 第67-68页 |
·政治法律因素 | 第68页 |
·社会文化因素 | 第68-69页 |
·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水平因素 | 第69页 |
·建设我国更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 | 第69-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