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缘起 | 第19-27页 |
2.1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争论的原因 | 第19-22页 |
2.1.1 “毛泽东热”背后引发的争议 | 第19-21页 |
2.1.2 毛泽东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 | 第21-22页 |
2.2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历史过程 | 第22-25页 |
2.2.1 国外争论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原因 | 第22-24页 |
2.2.2 国内争论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原因 | 第24-25页 |
2.3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目的 | 第25-27页 |
2.3.1 否定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合法地位 | 第25-26页 |
2.3.2 否定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内容及评析 | 第27-35页 |
3.1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内容 | 第27-29页 |
3.1.1 “抄袭说” | 第27-28页 |
3.1.2 “超越说” | 第28-29页 |
3.2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评析 | 第29-35页 |
3.2.1 “文字关联法”的评析 | 第29-32页 |
3.2.2 “无文字关联法”的评析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的再思考 | 第35-52页 |
4.1 “两论”不同版本视域下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 | 第35-47页 |
4.1.1 李达“著译”对毛泽东“两论”不同版本的支援作用 | 第36-43页 |
4.1.2 毛泽东的“两论”是对李达“著译”的超拔 | 第43-47页 |
4.2 “症候阅读”视域下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 | 第47-52页 |
4.2.1 “症候阅读”在解读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中的重要性 | 第47-48页 |
4.2.2 “症候阅读”视域下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差异性 | 第48-52页 |
第五章 厘清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52-60页 |
5.1 正确认识“两论”的历史地位 | 第52-54页 |
5.1.1 “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 | 第52-53页 |
5.1.2 “两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石 | 第53页 |
5.1.3 “两论”是对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 第53-54页 |
5.2 科学把握“两论”的当代价值 | 第54-57页 |
5.2.1 “两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 | 第54-55页 |
5.2.2 “两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指引 | 第55-56页 |
5.2.3 “两论”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提供重要方法论支撑 | 第56-57页 |
5.3 准确回应“两论”的现实要求 | 第57-60页 |
5.3.1 新时代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 第57-59页 |
5.3.2 新时代要继续深化和拓展对“两论”的研究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