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0页 |
1.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2.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第1章 现场总线技术概述 | 第10-21页 |
·现场总线技术本质含义 | 第10页 |
·现场总线系统的特点与优点 | 第10-12页 |
·现场总线系统的结构特点 | 第10-11页 |
·现场总线系统的技术特点 | 第11-12页 |
·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的优点 | 第12页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12页 |
·现场总线的通讯协议 | 第12-13页 |
·现场总线的发展背景、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 第13-16页 |
·现场总线的产生与发展 | 第13-15页 |
·国内外现场总线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国际上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技术的由来、技术特性与现状分析 | 第16-21页 |
·基金会现场总线 | 第16-17页 |
·LonWorks现场总线 | 第17-18页 |
·PROFIBUS现场总线 | 第18-19页 |
·CAN现场总线 | 第19-20页 |
·HART现场总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PROFIBUS现场总线术 | 第21-30页 |
·PROFIBUS现场总线概述 | 第21-25页 |
·PROFIBUS的基本特点 | 第21页 |
·PROFIBUS协议结构 | 第21-22页 |
·PROFIBUS传输技术 | 第22-24页 |
·PROFIBUS总线存取协议 | 第24-25页 |
·PROFIBUS-DP技术 | 第25-28页 |
·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 | 第25页 |
·PROFIBUS-DP的设备类型 | 第25-27页 |
·PROFIBUS-DP总线系统的构成结构 | 第27页 |
·第一类主站(DPM1)与从站间的数据传递 | 第27-28页 |
·PROFIBUS-PA技术 | 第28页 |
·PROFIBUS-FMS技术 | 第28-30页 |
·PROFIBUS-FMS通信模型 | 第28-29页 |
·PROFIBUS-FMS服务 | 第29-30页 |
第3章 由PROFIBUs总线技术构成的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概述 | 第30-47页 |
·课题介绍 | 第30页 |
·系统的工艺概述 | 第30-35页 |
·生产加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优点 | 第30-31页 |
·该生产加工系统的模块化构成单元及各单元功能 | 第31-33页 |
·送料工作站模块和颜色识别与测深工作站模块的动作流程 | 第33-34页 |
·生产加工系统的运行方式 | 第34-35页 |
·控制系统的总线控制方案 | 第35-38页 |
·系统总线的选取 | 第35-37页 |
·系统的总线结构选取 | 第37-38页 |
·系统的主要控制硬件的总体设计 | 第38-41页 |
·上位机硬件的配置设计 | 第38页 |
·PLC的选型及其模块配置 | 第38-39页 |
·阀岛 | 第39-40页 |
·传感器 | 第40页 |
·执行机构与其它设备 | 第40-41页 |
·生产加工模块的工作原理 | 第41页 |
·生产加工模块的气动原理 | 第41-43页 |
·所用工具软件的说明 | 第43-47页 |
·监控组态软件WinCC简介及应用 | 第43-44页 |
·编程软件STEP7简介及其应用 | 第44-47页 |
第4章 基于STEP7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 第47-68页 |
·PLC模块的概述 | 第47-49页 |
·PLC的中央处理器CPU315-2DP简介 | 第47-48页 |
·输入/输出模块SM323 | 第48页 |
·模拟量输入模块SM331 | 第48-49页 |
·PLC的工作过程 | 第49页 |
·送料工作站模块中PLC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49-55页 |
·送料工作站中PLC的I/O地址分配及电路设计 | 第49-51页 |
·送料工作站模块中PLC的程序流程功能图 | 第51-52页 |
·简要介绍送料工作站模块的编程程序 | 第52-55页 |
·颜色识别与测深工作站模块中PLC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55-59页 |
·颜色识别与测深工作站中PLC的I/O地址分配及电路设计 | 第55-58页 |
·颜色识别与测深工作站模块中PLC的程序流程功能图 | 第58页 |
·简要介绍颜色识别与测深工作站模块的编程程序 | 第58-59页 |
·系统间的通讯程序分析 | 第59-61页 |
·部分程序具体分析 | 第61-68页 |
第5章 基于组态软件设计开发的人机界面的分析与探索 | 第68-74页 |
·组态软件的应用和发展 | 第68-69页 |
·组态控制技术对于传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优点 | 第69页 |
·WinCC体系结构 | 第69-70页 |
·S7-300与WINCC之间通讯的实现 | 第70页 |
·开发和组态项目的步骤 | 第70-72页 |
·监控画面的设计 | 第72-7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1.论文工作的总结 | 第74-75页 |
2.工作的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