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中美两套教材的介绍及课后习题设计述评 | 第9-21页 |
一、中美语文教材的介绍 | 第9-12页 |
(一) 中美语文教材异同 | 第9-12页 |
(二) 中美教材的衔接的不同 | 第12页 |
二、中国教材课后习题述评 | 第12-18页 |
(一) 我国教材课后习题的特点——“小学”传统 | 第13-14页 |
(二) 小学传统的优势和问题 | 第14-16页 |
(三) 以写作部分为例透析中国教材课后习题的设置 | 第16-18页 |
三、《美国语文》课后习题述评 | 第18-21页 |
(一) 综合性学习 | 第18-19页 |
(二) 《美国语文》阅读和写作的习题设置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人教版《语文(必修)》与《美国语文》课后习题的比较分析 | 第21-36页 |
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与《美国语文》课后习题的共性分析 | 第21-28页 |
(一) 单元和主题 | 第21-26页 |
(二) 注重生活和情感 | 第26-27页 |
(三) 在语境中学以致用 | 第27-28页 |
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与《美国语文》课后习题的差异分析 | 第28-34页 |
(一) 人教版《语文(必修)》与《美国语文》课后习题的目的差异 | 第29-31页 |
(二) 综合性学习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与《美国语文》课后习题的差异 | 第31-34页 |
三、微观比较——《灰姑娘》文本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美国语文》对我国教材课后习题设计带来的思考与借鉴 | 第36-39页 |
一、正确认识课后习题的作用 | 第36页 |
二、注重创新 | 第36-37页 |
三、注重理论探索 | 第37页 |
四、注重教学实践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