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2-23页 |
1.1木质素 | 第12-13页 |
1.1.1木质素简介 | 第12页 |
1.1.2木质素结构特征 | 第12-13页 |
1.2多孔炭材料 | 第13-14页 |
1.2.1多孔炭材料类型 | 第13页 |
1.2.2多孔炭材料制备原料 | 第13-14页 |
1.3多孔炭材料制备方法 | 第14-19页 |
1.3.1活化法 | 第15-17页 |
1.3.2模板法 | 第17-18页 |
1.3.3水热炭化法 | 第18-19页 |
1.4木质素基多孔炭材料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1木质素基吸附材料 | 第19页 |
1.4.2木质素基电容材料 | 第19页 |
1.4.3木质素基催化剂载体材料 | 第19-20页 |
1.5染料废水现状 | 第20-21页 |
1.5.1染料概况 | 第20-21页 |
1.5.2染料废水及其特点 | 第21页 |
1.5.3染料废水危害及处理 | 第21页 |
1.6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1-23页 |
1.6.1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6.2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活化剂类型对碱木质素基多孔炭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23-32页 |
2.1引言 | 第23页 |
2.2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2.2.1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3-24页 |
2.2.2多孔炭材料制备 | 第24-25页 |
2.2.3多孔炭材料表征 | 第25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2.3.1热重分析 | 第25-26页 |
2.3.2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第26-28页 |
2.3.3表面形貌分析 | 第28-29页 |
2.3.4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9页 |
2.3.5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2.4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酒石酸钾活化制备碱木质素基多孔炭材料研究 | 第32-46页 |
3.1引言 | 第32页 |
3.2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3.2.1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2-33页 |
3.2.2酒石酸钾活化碱木质素基多孔炭材料制备 | 第33页 |
3.2.3多孔炭材料的表征分析 | 第33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3.3.1热重分析 | 第33-35页 |
3.3.2活化剂用量对碱木质素基多孔炭材料的影响 | 第35-39页 |
3.3.3活化温度对碱木质素基多孔炭材料的影响 | 第39-44页 |
3.3.4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 第44页 |
3.4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酒石酸钾活化制备木质素磺酸钠基多孔炭材料研究 | 第46-60页 |
4.1引言 | 第46页 |
4.2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4.2.1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6页 |
4.2.2酒石酸钾活化木质素磺酸钠多孔炭材料的制备 | 第46页 |
4.2.3多孔炭的表征分析 | 第46-47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47-58页 |
4.3.1热重分析 | 第47-48页 |
4.3.2活化剂用量对木质素磺酸钠基多孔炭材料的影响 | 第48-53页 |
4.3.3活化温度对木质素磺酸钠基多孔炭材料的影响 | 第53-58页 |
4.3.4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58页 |
4.4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两种木质素基多级孔炭材料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对比研究 | 第60-74页 |
5.1前言 | 第60页 |
5.2实验部分 | 第60-63页 |
5.2.1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60-61页 |
5.2.2甲基橙吸附标准曲线 | 第61-62页 |
5.2.3多孔炭材料吸附甲基橙实验 | 第62-63页 |
5.3结果和讨论 | 第63-73页 |
5.3.1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2吸附温度的影响 | 第64页 |
5.3.3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4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5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66-70页 |
5.3.6等温吸附线研究 | 第70-73页 |
5.4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结论 | 第74-75页 |
6.2展望与建议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