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于与城市协同的开放和封闭住区对比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
|
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论文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1.5 论文的内容、拟解决问题、预期效果 | 第20-23页 | 1.5.1 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5.2 拟解决问题 | 第20-21页 | 1.5.3 预期效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城市与住区的协同发展 | 第23-38页 | 2.1 我国城市与住区的问题和形成原因 | 第23-25页 | 2.1.1 稀路网造成的道路拥堵 | 第23-24页 | 2.1.2 住区公共设施共享性差 | 第24-25页 | 2.1.3 小结 | 第25页 | 2.2 封闭式住区 | 第25-27页 | 2.2.1 封闭式住区的定义 | 第25页 | 2.2.2 封闭式住区的产生和发展 | 第25-26页 | 2.2.3 封闭式住区的优缺点 | 第26-27页 | 2.3 开放式住区 | 第27-28页 | 2.3.1 开放式住区的定义 | 第27页 | 2.3.2 开放式住区的分类 | 第27页 | 2.3.3 开放式住区的优缺点 | 第27-28页 | 2.3.4 小结 | 第28页 | 2.4 研究问题的角度选取 | 第28-29页 | 2.4.1 城市与住区的交通协同 | 第29页 | 2.4.2 城市与住区的公共资源协同 | 第29页 | 2.4.3 城市与住区的使用协同 | 第29页 | 2.5 住区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国内外经典案例 | 第29-37页 | 2.5.1 日本新城建设经验 | 第29-33页 | 2.5.2“万科模式” | 第33-37页 | 2.6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城市与住区交通协同 | 第38-53页 | 3.1 问题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第38页 | 3.2 路网形态 | 第38-44页 | 3.2.1 城市路网的种类 | 第38-39页 | 3.2.2 路网的形态对比 | 第39-40页 | 3.2.3 路网的可理解度对比 | 第40-44页 | 3.3“格网”上的住区与城市道路的融合 | 第44-46页 | 3.3.1 我国城市与住区道路形态特征 | 第44页 | 3.3.2 格网形路网的必要性 | 第44-46页 | 3.4 路网密度 | 第46-52页 | 3.4.1 不同道路网密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2 城市与住区协同的路网密度 | 第48-52页 | 3.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城市与住区公共资源协同 | 第53-80页 | 4.1 选取案例说明以及研究方法说明 | 第53-54页 | 4.1.1 空间句法下的住区研究说明 | 第53-54页 | 4.1.2 案例说明 | 第54页 | 4.2 住区调研概述 | 第54-60页 | 4.2.1 西园新村 | 第54-55页 | 4.2.2 南苑新村 | 第55-56页 | 4.2.3 铜陵新村 | 第56-57页 | 4.2.4 世纪阳光花园 | 第57-58页 | 4.2.5 合肥万振逍遥苑 | 第58-59页 | 4.2.6 绿地海顿公馆 | 第59-60页 | 4.3 开放式住区与封闭式住区的集成度对比 | 第60-66页 | 4.3.1 三种轴线模型的对比 | 第61-64页 | 4.3.2 封闭式住区和开放式住区的对比 | 第64-66页 | 4.3.3 小结 | 第66页 | 4.4 商业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内拓扑深度对比 | 第66-79页 | 4.4.1 西园新村 | 第66-68页 | 4.4.2 南苑新村 | 第68-70页 | 4.4.3 铜陵新村 | 第70-71页 | 4.4.4 世纪阳光花园 | 第71-73页 | 4.4.5 万振逍遥苑 | 第73-75页 | 4.4.6 绿地海顿公馆 | 第75-76页 | 4.4.7 街区层面住区商业设施拓扑深度对比 | 第76-78页 | 4.4.8 住区层面商业设施拓扑深度对比 | 第78-79页 | 4.5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城市与住区使用协同 | 第80-92页 | 5.1 住区居民使用评价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0页 | 5.2 制定评价体系 | 第80-81页 | 5.2.1 研究对象选取 | 第80-81页 | 5.2.2 研究内容 | 第81页 | 5.2.3 研究方法 | 第81页 | 5.3 构建评价因子 | 第81-83页 | 5.3.1 预调研准备 | 第81-82页 | 5.3.2 因子词对的选取 | 第82-83页 | 5.3.3 问卷统计情况 | 第83页 | 5.4 住区评价比较 | 第83-91页 | 5.4.1 住区内空间环境质量对比 | 第83-85页 | 5.4.2 住区生活质量对比 | 第85-87页 | 5.4.3 住区空间使用便捷度对比 | 第87-89页 | 5.4.4 住区对外部的接纳程度对比 | 第89-91页 | 5.4.5 住区整体满意度对比 | 第91页 | 5.5 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与城市协同的住区规划策略优化 | 第92-98页 | 6.1 住区形态优化 | 第92-93页 | 6.1.1 住区的形态与尺度 | 第92页 | 6.1.2 住宅的设计 | 第92-93页 | 6.2 城市与住区的协同发展 | 第93-96页 | 6.2.1 住区公共设施设置的多元化 | 第93-95页 | 6.2.2 公共交通体系引入城市住区空间 | 第95-96页 | 6.2.3 住区的开放以及空间限定 | 第96页 | 6.3 小结 | 第96-98页 | 结语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附录一 问卷调研表 | 第101-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02-103页 |
|
|
|
|
论文编号BS2479873,这篇论文共103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6.0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1.5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