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研究--以折纸教学为例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2 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3-38页 | 2.1 探究式教学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2.2 探究式教学的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2.1 探究式教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13-16页 | 2.2.2 探究式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2.3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理念 | 第17页 | 2.2.4 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 第17-18页 | 2.3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3.1 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 第18-19页 | 2.3.2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第19-20页 | 2.3.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第20-21页 | 2.4 数学探究能力的构成与评价 | 第21-23页 | 2.4.1 数学探究能力的构成 | 第21-22页 | 2.4.2 数学探究能力的评价 | 第22-23页 | 2.5 折纸中的数学 | 第23-33页 | 2.5.1 折纸的起源与发展 | 第23-25页 | 2.5.2 折纸公理 | 第25-29页 | 2.5.3 米仓定理与芳贺三定理 | 第29-33页 | 2.6 折纸教学的文献综述 | 第33-34页 | 2.7 折纸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34-38页 | 2.7.1 折纸与初中数学 | 第34-36页 | 2.7.2 折纸与探究式教学 | 第36-38页 | 第3章 以折纸为媒介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展开 | 第38-81页 | 3.1 教学策略 | 第38-42页 | 3.1.1 创设折纸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 第38-39页 | 3.1.2 加强引导与合作交流,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 第39-40页 | 3.1.3 巧用“What-If-Not”策略,培养发现问题意识 | 第40页 | 3.1.4 探究适应学生能力,使学生具备探究的方法 | 第40-41页 | 3.1.5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 第41-42页 | 3.2 教学设计 | 第42-45页 | 3.2.1 米仓定理的教学设计 | 第42-43页 | 3.2.2 芳贺第一定理的教学设计 | 第43-44页 | 3.2.3 芳贺第二定理的教学设计 | 第44-45页 | 3.3 课堂实例 | 第45-81页 | 3.3.1 课堂实例1:米仓定理 | 第45-55页 | 3.3.2 课堂实例2:芳贺第一定理 | 第55-67页 | 3.3.3 课堂实例3:芳贺第二定理 | 第67-81页 | 第4章 以折纸为媒介的探究式教学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81-93页 | 4.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81页 | 4.2 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 第81页 | 4.3 实证的前测 | 第81-83页 | 4.4 探究能力的后测 | 第83-91页 | 4.4.1 探究能力的检验过程 | 第83-88页 | 4.4.2 探究能力检验过程中的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 第88-91页 | 4.5 数学学习兴趣的后测 | 第91-93页 | 第5章 研究的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93-95页 | 5.1 研究的结论与教学建议 | 第93-94页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附录一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97-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