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酸枣仁以及酸枣仁皂苷A简介 | 第12页 |
1.3 GABA(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GABAR | 第12-15页 |
1.3.1 简介 | 第12-13页 |
1.3.2 GABA_B受体分布及作用 | 第13页 |
1.3.3 GABA_B受体结构 | 第13-14页 |
1.3.4 GABA_B受体激活的下游信号 | 第14-15页 |
1.4 肠道和肠道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 | 第15-17页 |
1.4.1 肠道简介 | 第15页 |
1.4.2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简介 | 第15-16页 |
1.4.3 肠道主要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分布 | 第16-17页 |
1.5 传感器的概念及分类以及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1.6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固定化大鼠小肠组织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第20-33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1页 |
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21-33页 |
2.2.1 电极预处理效果的电化学表征 | 第21-22页 |
2.2.2 电极组装过程及电化学表征 | 第22-23页 |
2.2.3 电流-时间测定法的电位优化 | 第23-24页 |
2.2.4 酸枣仁皂苷A与其受体的检测范围 | 第24-25页 |
2.2.5 酸枣仁皂苷A与其受体作用规律的曲线 | 第25-27页 |
2.2.6 酸枣仁皂苷A与其受体作用的双倒数图 | 第27-28页 |
2.2.7 激活常数 | 第28-29页 |
2.2.8 平均每个细胞的受体数量 | 第29-30页 |
2.2.9 小肠组织生物传感器的信号放大倍数 | 第30-31页 |
2.2.10 小肠组织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及重现性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固定化GABA受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第33-52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40页 |
3.1.1 GABA_BR1a在HEK-293T细胞的表达和获取 | 第33-38页 |
3.1.2 双层纳米金修饰GABA_BR1a受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检测 | 第38-40页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52页 |
3.2.1 pcDNA3.1-GABA_BR1a重组质粒在HEK-293T细胞的转染结果 | 第40-42页 |
3.2.2 纳米金溶胶的UV-Vis及TEM表征 | 第42-44页 |
3.2.3 双层纳米金修饰的GABA_BR1a受体型生物传感器组装过程的电化学表征 | 第44-45页 |
3.2.4 双层纳米金修饰的GABA_BR1a受体型生物传感器测定条件的优化 | 第45-46页 |
3.2.5 被测物物质与GABA_BR1a受体的作用规律 | 第46页 |
3.2.6 被测物质与GABA_BR1a受体作用的动力学曲线 | 第46-49页 |
3.2.7 被测物质与GABA_BR1a受体作用的效应常数 | 第49-50页 |
3.2.8 双层纳米金修饰的GABA_BR1a受体传感器的稳定性及重现性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2-54页 |
4.1 结论 | 第52-53页 |
4.1.1 固定化GABA受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第52页 |
4.1.2 固定化大鼠小肠组织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第52-53页 |
4.2 研究创新点 | 第53页 |
4.3 需要改进的地方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