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民国文献特色研究与分析 |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目的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整理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1、研究内容 | 第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文章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1章 福建师范大学及其馆史发展沿革 | 第14-24页 | 1.1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发展沿革 | 第14-15页 | 1.2 建国前各前身校图书馆发展历程 | 第15-18页 | 1.2.1 初创时期,白手起家 | 第15-16页 | 1.2.2 成长期,稳步发展 | 第16页 | 1.2.3 历经战火,挫折前行 | 第16-17页 | 1.2.4 恢复中求发展,迎接新中国 | 第17-18页 | 1.3 建国后各前身校图书馆历史变革 | 第18-19页 | 1.3.1 院校重组变革期 | 第18页 | 1.3.2 恢复发展成长期 | 第18页 | 1.3.3 文革动乱停滞期 | 第18-19页 | 1.3.4 快速发展成熟期 | 第19页 | 1.4 馆藏民国文献保护与利用 | 第19-22页 | 1.4.1 馆藏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1.4.2 保护与利用 | 第20-21页 | 1.4.3 馆藏管理与文献共享 | 第21-22页 | 1.5 小结 | 第22-24页 | 第2章 馆藏前身校毕业论文特色研究 | 第24-36页 | 2.1 馆藏论文特色概况 | 第24页 | 2.2 前身校毕业论文统计分析 | 第24-26页 | 2.3 论文学科方向分析研究 | 第26-31页 | 2.3.1 精耕细作、凸显时代 | 第26-27页 | 2.3.2 与时俱进、关注时政 | 第27-29页 | 2.3.3 就地取材治学与调查并重 | 第29-30页 | 2.3.4 西学东进、中西交流 | 第30-31页 | 2.4 文献价值研究与启示 | 第31-33页 | 2.4.1 学术价值 | 第32-33页 | 2.4.2 历史价值 | 第33页 | 2.4.3 现实意义 | 第33页 | 2.5 小结 | 第33-36页 | 第3章 馆藏民国时期报纸特色研究分析 | 第36-52页 | 3.1 馆藏民国时期报纸类型统计分析 | 第36页 | 3.2 馆藏福建地区民国时期报纸整理与研究 | 第36-41页 | 3.2.1 福建地区主要报纸办报特点 | 第37-38页 | 3.2.2 版式内容分析研究 | 第38-40页 | 3.2.3 小结 | 第40-41页 | 3.3 馆藏中国共产党办报特点研究 | 第41-43页 | 3.3.1 馆藏中国共产党办报特色研究 | 第42页 | 3.3.2 馆藏中共发行报纸内容研究与分析 | 第42-43页 | 3.4 馆藏中国国民党办报特点研究 | 第43-46页 | 3.4.1 馆藏中国国民党办报版式及内容分析研究 | 第44-46页 | 3.4.2 小结 | 第46页 | 3.5 馆藏社会及地方政府办报特点研究 | 第46-49页 | 3.5.1 馆藏民间及地方办报版式及内容研究与分析 | 第47-49页 | 3.5.2 小结 | 第49页 | 3.6 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 | 第49-50页 | 3.7 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馆藏民国时期期刊特色研究 | 第52-60页 | 4.1 馆藏民国期刊概况与特点 | 第52页 | 4.2 馆藏民国期刊结构特点 | 第52-54页 | 4.3 馆藏民国期刊特色分析与研究 | 第54-59页 | 4.3.1 地域性 | 第54-56页 | 4.3.2 宗教性 | 第56-57页 | 4.3.3 学术性 | 第57-59页 | 4.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馆藏民国图书特色研究与分析 | 第60-70页 | 5.1 馆藏民国图书概况 | 第60页 | 5.2 馆藏民国图书来源途径 | 第60-61页 | 5.3 馆藏图书来源单位 | 第61-62页 | 5.4 民国图书馆藏特色研究 | 第62-68页 | 5.4.1 文史教育类馆藏丰富 | 第62-64页 | 5.4.2 地域性馆藏特点明显 | 第64-66页 | 5.4.3 宗教类馆藏凸显特色 | 第66-68页 | 5.6 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