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54页 |
·生物传感器及其分类 | 第15-27页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 第15-21页 |
·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21-27页 |
·生物燃料电池 | 第27-42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 | 第28-29页 |
·酶生物燃料电池 | 第29-37页 |
·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 第37-42页 |
·本论文选题思路及主要工作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4页 |
第二章 水溶性石墨烯-金点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电致化学发光方面的应用 | 第54-66页 |
·前言 | 第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4-55页 |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BSA稳定的AuNCs与石墨烯-AuNCs复合物的制备 | 第55页 |
·BSA稳定的AuNCs与石墨烯-AuNCs复合物在ITO电极表面的固定 | 第55-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石墨烯-AuNCs复合物的表征 | 第56-59页 |
·石墨烯-AuNCs复合物的光学性质 | 第59-60页 |
·石墨烯-AuNCs复合物用于构建H_2O_2传感器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第三章 基于石墨烯-纳米金复合物的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66-81页 |
·前言 | 第66-67页 |
·实验部分 | 第67-69页 |
·实验试剂 | 第67页 |
·实验仪器 | 第67页 |
·石墨烯-AuN-Ps的制备 | 第67-68页 |
·电流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模型的构建 | 第68-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8页 |
·由石墨制备石墨烯-AuNPs纳米复合物的材料表征 | 第69-70页 |
·石墨烯-AuNPs复合物的形貌表征以及AuNPs在石墨烯上的负载量 | 第70-71页 |
·GOD键合到石墨烯-AuNPs复合物上的直接电化学 | 第71-74页 |
·GOD氧化还原电位与缓冲溶液pH的关系 | 第74-75页 |
·石墨烯-AuNPs-GOD复合物电极对溶解氧还原的电催化作用 | 第75页 |
·基于石墨烯-AuNPs-GOD复合电极的生物传感器检测人血清中的葡萄糖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四章 构建连接血红蛋白活性中心和电极电子传递桥的PEDOT须状纳米线 | 第81-90页 |
·前言 | 第81-82页 |
·实验部分 | 第82-83页 |
·实验试剂 | 第82-83页 |
·实验仪器 | 第83页 |
·AuNPs-Hb复合物与AuNPs-Hb-PEDOT须状纳米线复合物电极的制备 | 第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88页 |
·AuNPs-Hb-PEDOT须状纳米线复合物表征 | 第83-86页 |
·PEDOT须状纳米线作为电子传递桥的电化学证据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第五章 高功率酶生物燃料电池的设计 | 第90-103页 |
·前言 | 第90-91页 |
·实验方法 | 第91-92页 |
·试剂 | 第91页 |
·仪器 | 第91页 |
·生物燃料电池阴阳极的制备 | 第91页 |
·生物燃料电池的设计 | 第91-9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2-100页 |
·生物阳极的性质 | 第92-94页 |
·生物阴极的性质 | 第94-96页 |
·酶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质 | 第96-99页 |
·酶生物燃料电池潜在的商业价值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第六章 温度控制的酶生物燃料“开关”电池研究 | 第103-113页 |
·前言 | 第103-104页 |
·实验部分 | 第104-106页 |
·实验试剂 | 第104页 |
·实验仪器 | 第104-105页 |
·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