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后危机时代证券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导论 | 第8-11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1页 | 第一章 证券信用评级机构基本理论和历史发展 | 第11-17页 | 第一节 证券信用评级的定义和功能 | 第11-13页 | 一 定义 | 第11-13页 | 二 信用评级的作用 | 第13页 | 第二节 证券信用评级的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一、信息非对称性理论 | 第13-14页 | 二、交易成本理论 | 第14-15页 | 三、博弈论 | 第15页 | 四、监管失灵理论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问题 | 第17-25页 | 第一节 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所扮演的角色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业所暴露出的内在问题 | 第18-25页 | 一 信息披露困境 | 第18-19页 | 二 信用评级行业的利益冲突问题 | 第19-22页 | 三 信用评级业的行业垄断问题 | 第22-23页 | 四 证券信用评级机构内部治理缺陷 | 第23-25页 | 五 信用评级机构“权大责轻” | 第25页 | 第三章 国外证券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模式选择及相应改革措施 | 第25-44页 | 第一节 美国证券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模式和改革 | 第25-32页 | 一 全国认可的评级机构制度(NRSRO)的产生 | 第25-26页 | 二 信用评级机构制度的确立与改革 | 第26-32页 | 第二节 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制和改革 | 第32-37页 | 一 对信用评级机构立法的沿革 | 第32-33页 | 二 危机后,欧盟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态势 | 第33页 | 三 欧盟信用评级机构条例正式颁布施行 | 第33-37页 | 第三节 国际机构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反思与改革 | 第37-42页 | 一 G20领袖高峰会议的共识 | 第37页 | 二 国际证监会组织改革 | 第37-41页 | 三 巴塞尔委员会改革 | 第41-42页 | 第四节 欧美监管模式对比 | 第42-44页 | 一 美国和欧盟监管背景的不同 | 第42页 | 二 美国和欧盟监管理念的不同 | 第42-43页 | 三 美国和欧盟对评级机构监管模式的不同 | 第43页 | 四 美国和欧盟监管模式优劣比较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构建我国证券信用评级监管制度建议 | 第44-63页 | 第一节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概况 | 第44-46页 | 第二节 构建我国证券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制度的若干建议 | 第46-63页 | 一 完善我国证券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制度 | 第46-52页 | 二 建立我国证件信用评级机构业务持续监管体系 | 第52-56页 | 三 明确我国证券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 | 第56-62页 | 四 制定专门的《信用计级管理法》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6页 | 注释 | 第66-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
|
|
|
|
论文编号BS3479876,这篇论文共74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5.9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7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