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表现特征 | 第15页 |
1.2.2 水源涵养功能层次研究 | 第15-16页 |
1.2.3 水源涵养功能尺度研究 | 第16-17页 |
1.2.4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 | 第17-18页 |
1.2.5 哈尼梯田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1 全福庄河流域水源区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 第19-20页 |
1.3.2 全福庄河流域水源区主要景观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特征分析 | 第20页 |
1.3.3 全福庄河流域水源区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及关键区识别研究 | 第20-21页 |
第2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第21-31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1-24页 |
2.1.1 地理区位 | 第21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2.1.3 地质地层 | 第22-23页 |
2.1.4 气候特征 | 第23页 |
2.1.5 植被土壤 | 第23-24页 |
2.1.6 社会经济 | 第24页 |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24-31页 |
2.2.1 研究方法及样品采集 | 第24-29页 |
2.2.2 数据统计分析及建模 | 第29-30页 |
2.2.3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3章 全福庄河流域水源区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 第31-42页 |
3.1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性研究 | 第31-38页 |
3.1.1 哈尼梯田水源区表层土壤水分经典统计分析 | 第32页 |
3.1.2 哈尼梯田水源区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 第32-35页 |
3.1.3 哈尼梯田水源区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格局 | 第35-37页 |
3.1.4 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异与降水的影响 | 第37页 |
3.1.5 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微地形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 水源区土壤水分垂直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第38-42页 |
3.2.1 水源区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征 | 第39-40页 |
3.2.2 原始森林和荒草植被类型下黏性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 | 第40-41页 |
3.2.3 森林植被下粉沙性和黏性壤土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 | 第41-42页 |
3.2.4 水源区3个样方的土壤蓄水量 | 第42页 |
第4章 全福庄河流域水源区主要景观类型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 第42-57页 |
4.1 土壤层涵养功能分析 | 第43-50页 |
4.1.1 土壤质地特征分析 | 第43-44页 |
4.1.2 土壤持水性能分析 | 第44-48页 |
4.1.3 土壤入渗特性分析 | 第48-50页 |
4.2 枯落物层持水性能 | 第50-52页 |
4.2.1 枯落物生物量 | 第50-51页 |
4.2.2 枯落物持水能力 | 第51-52页 |
4.2.3 枯落物对入渗的影响 | 第52页 |
4.3 林冠层水文过程与涵养功能 | 第52-57页 |
4.3.1 林冠截留特征 | 第53-54页 |
4.3.2 林内降雨特征 | 第54-56页 |
4.3.3 树干流特征 | 第56-57页 |
第5章 全福庄河流域水源区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及关键区识别与保护研究 | 第57-74页 |
5.1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57-60页 |
5.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57-58页 |
5.1.2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 第58页 |
5.1.3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方法 | 第58-60页 |
5.2 水源区主要景观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第60-63页 |
5.2.1 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60页 |
5.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 | 第60-62页 |
5.2.3 不同景观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综合评价值 | 第62-63页 |
5.3 水源涵养关键区识别 | 第63-71页 |
5.3.1 水源涵养关键区识别方法 | 第63-64页 |
5.3.2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分析 | 第64-70页 |
5.3.3 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 | 第70-71页 |
5.3.4 水源涵养关键区的划分 | 第71页 |
5.4 水源涵养区的保护 | 第71-74页 |
5.4.1 水源涵养林区的保护 | 第71-72页 |
5.4.2 水源涵养功能恢复区的保护 | 第72-73页 |
5.4.3 水源涵养区的保护与监测 | 第73-74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4-80页 |
6.1 结论 | 第74-77页 |
6.2 讨论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