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兴安岭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与生产力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2.1 植被碳储量 | 第14-16页 | 1.2.2 碎屑碳储量 | 第16-17页 | 1.2.3 土壤碳储量 | 第17-19页 | 1.3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1.3.1 森林净初级生产力 | 第19-21页 | 1.3.2 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 第21-22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地设置 | 第24-26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4-25页 | 2.2 样地设置 | 第25-26页 | 3 森林类型转换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生产力的影响 | 第26-39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3.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3.2.2 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 第28-29页 | 3.2.3 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测定 | 第29-30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3.3.1 4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组分 | 第30-34页 | 3.3.2 4种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及其组分 | 第34页 | 3.3.3 4种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 第34-35页 | 3.4 讨论 | 第35-37页 | 3.4.1 森林类型转换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2 森林类型转换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第36页 | 3.4.3 森林类型转换对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4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性 | 第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衰退状态下谷地云冷杉林的碳储量与生产力 | 第39-48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4.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测定 | 第40页 | 4.2.2 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 第40页 | 4.2.3 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测定 | 第40页 | 4.2.4 数据分析 | 第4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4.3.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 第40-44页 | 4.3.2 森林生产力 | 第44-45页 | 4.4 讨论 | 第45-47页 | 4.4.1 云冷杉林碳储量 | 第45-46页 | 4.4.2 云冷杉林生产力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碳储量和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 第48-58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48-50页 | 5.2.1 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测定 | 第48-49页 | 5.2.2 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测定 | 第49页 | 5.2.3 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净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 第49页 | 5.2.4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第49页 | 5.2.5 数据分析 | 第49-50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5.3.1 林分特征 | 第50-51页 | 5.3.2 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 第51-54页 | 5.4 讨论 | 第54-57页 | 5.4.1 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对演替初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5.4.2 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对演替后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粗木质残体碳储量的基础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58-68页 | 6.1 引言 | 第58-59页 | 6.2 研究方法 | 第59页 | 6.2.1 活立木调查 | 第59页 | 6.2.2 粗木质残体调查 | 第59页 | 6.2.3 粗木质残体碳储量的测定 | 第59页 | 6.2.4 数据分析 | 第59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6.3.1 粗木质残体碳储量的物种组成 | 第59-60页 | 6.3.2 粗木质残体碳储量的分布特征 | 第60-63页 | 6.3.3 粗木质残体碳储量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子 | 第63-64页 | 6.4 讨论 | 第64-6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7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 | 第68-78页 | 7.1 引言 | 第68-69页 | 7.2 研究方法 | 第69-72页 | 7.2.1 土壤采样及分析 | 第69-70页 | 7.2.2 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测定 | 第70页 | 7.2.3 数据分析 | 第70-72页 | 7.3 结果与分析 | 第72-76页 | 7.3.1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和分布格局 | 第72-73页 | 7.3.2 采样密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第73-74页 | 7.3.3 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 第74-76页 | 7.4 讨论 | 第76-77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8页 | 附录 | 第98-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附件 | 第103-104页 |
|
|
|
|
论文编号BS4011277,这篇论文共104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6.4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2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