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对党性和人民性的提出及内容 | 第12-18页 |
·“新闻的党性”概念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 第13-16页 |
·“新闻的党性”概念的提出 | 第13-14页 |
·“新闻的党性”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新闻的人民性”概念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新闻的人民性”概念的提出 | 第16-17页 |
·“新闻的人民性”的内容 | 第17-18页 |
二.胡乔木关于“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理论的内容 | 第18-28页 |
·新闻的党性 | 第18-23页 |
·新闻要成为党向群众讲话的工具 | 第18-20页 |
·新闻要作为建设国家的武器 | 第20-21页 |
·新闻要成为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 | 第21-23页 |
·新闻的人民性 | 第23-28页 |
·新闻写作的材料要从群众的生活中获得 | 第23-25页 |
·从事新闻工作的主体的应该是社会各界的群众 | 第25-26页 |
·要把新闻媒体变成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具 | 第26-27页 |
·新闻写作的文风要生动活泼,能够吸引群众 | 第27-28页 |
三、胡乔木新闻思想中的党性和人民性形成的历史线索 | 第28-33页 |
·新闻思想萌芽阶段(1924年—1941年) | 第29-30页 |
·中学时期受进步报刊的启发 | 第29页 |
·在大学期间正式开始进行进步言论的宣传工作 | 第29-30页 |
·新闻思想发展阶段(1941年—1961年) | 第30-33页 |
·胡乔木在《解放日报》的新闻实践 | 第30-31页 |
·胡乔木在新华社的新闻实践活动 | 第31-32页 |
·胡乔木在《人民日报》的新闻实践 | 第32-33页 |
·新闻思想总结阶段(1975年—1992年) | 第33页 |
四.胡乔木新闻思想中党性和人民性的成因 | 第33-41页 |
·进步刊物起到了启蒙性的影响 | 第34页 |
·毛泽东对胡乔木的影响 | 第34-37页 |
·胡乔木的办报实践促使他形成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 | 第37-39页 |
·《解放日报》的改版促使胡乔木更深刻的认识到了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重要性 | 第38-39页 |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新华社的实践使其新闻思想中党性和人民性的理论走向成熟 | 第39页 |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影响 | 第39-41页 |
·列宁的新闻思想对胡乔木的影响 | 第40页 |
·斯大林的新闻思想对胡乔木的影响 | 第40-41页 |
五.胡乔木的“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思想的评价 | 第41-46页 |
·胡乔木新闻思想中的党性和人民性观点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 第41-42页 |
·胡乔木总是用新的实践、新的理论来充实和发展自己 | 第42页 |
·胡乔木要求新闻工作者用开放的思维运用语言 | 第42页 |
·胡乔木的观点对后来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研究具有启示性 | 第42-44页 |
·新闻工作者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 第43页 |
·新闻要搭建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 | 第43-44页 |
·胡乔木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阐述更符合中国实际 | 第44-45页 |
·胡乔木把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科学的运用到中国的新闻实践中 | 第44页 |
·胡乔木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一直保持独立思考 | 第44-45页 |
·胡乔木的观点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 第45-46页 |
·胡乔木向新闻工作者提出详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 第45页 |
·胡乔木的指导原则体现在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 | 第45-46页 |
六.胡乔木的“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谱系中的定位 | 第46-52页 |
·胡乔木的思想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贯穿于整个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谱系 | 第47-48页 |
·胡乔木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 | 第47页 |
·胡乔木的新闻思想对后来的中共新闻思想也具有启示作用 | 第47-48页 |
·胡乔木受两代领导人新闻思想的熏陶,对中共新闻思想的发展起了实践与总结的作用 | 第48-50页 |
·胡乔木对中共新闻思想中的“革命”主题起到了实践和总结的双重作用 | 第48-49页 |
·胡乔木对中共新闻思想中的“建设”主题起到了实践和总结的双重作用 | 第49页 |
·胡乔木对中共新闻思想中的“改革”主题起到了实践和总结的双重作用 | 第49-50页 |
·胡乔木的特殊身份成为连结领导人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工作者实践的桥梁 | 第50-52页 |
·胡乔木为更好的贯彻毛泽东关于新闻工作者的指示发挥自己的桥梁作用 | 第50-51页 |
·胡乔木为更好的贯彻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者的指示发挥自己的桥梁作用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