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油烟污染物的组成及危害和厨房通风的规范要求 | 第10-13页 |
1.2.1 油烟污染物的组成成分 | 第10-11页 |
1.2.2 油烟污染物的危害 | 第11-12页 |
1.2.3 厨房通风的规范要求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排烟道管路特性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18-36页 |
2.1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和计算模型的确定 | 第18-21页 |
2.1.1 控制方程 | 第18-19页 |
2.1.2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19-21页 |
2.2 建立模型 | 第21-23页 |
2.2.1 物理模型 | 第21-22页 |
2.2.2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22-23页 |
2.2.3 住宅厨房推荐排烟量研究 | 第23页 |
2.3 排烟道主管尺寸及支管接入方式 | 第23-26页 |
2.3.1 10层楼模拟结果分析 | 第23-24页 |
2.3.2 20层楼模拟结果分析 | 第24-25页 |
2.3.3 30层楼模拟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2.4 排烟道主管横截面积的理论计算分析 | 第26-30页 |
2.4.1 研究思路及求解方法 | 第27-28页 |
2.4.2 相关参数设置 | 第28-30页 |
2.4.3 结果分析 | 第30页 |
2.5 壁面绝对粗糙高度 | 第30-32页 |
2.6 总排风口无动力风帽局部阻力系数 | 第32-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3 排烟机性能和烟气介质参数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36-48页 |
3.1 排烟机性能 | 第36-39页 |
3.2 厨房多相流烟气物性参数分析 | 第39-42页 |
3.2.1 计算说明 | 第39-40页 |
3.2.2 多相流烟气粘度概算 | 第40-42页 |
3.2.3 多相流烟气密度概算 | 第42页 |
3.3 热压作用 | 第42-46页 |
3.3.1 排烟道热压形成原因 | 第42-43页 |
3.3.2 热压对集中式排烟道排烟效果影响分析 | 第43-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排烟道局部导流构件性能研究 | 第48-68页 |
4.1 三种局部导流构件的物理模型 | 第48-50页 |
4.2 Fluent计算说明 | 第50-51页 |
4.2.1 边界条件设置 | 第50页 |
4.2.2 排烟道排烟均匀性指标 | 第50-51页 |
4.3 局部构件对排烟道系统的影响分析 | 第51-54页 |
4.3.1 局部构件对排烟道排烟量影响分析 | 第51-52页 |
4.3.2 局部构件对排烟道压力影响分析 | 第52-54页 |
4.4 局部构件对汇流局部阻力影响分析 | 第54-61页 |
4.4.1 速度对四种排烟道形式汇流局部阻力分析 | 第54-59页 |
4.4.2 风机出口余压对四种排烟道形式汇流局部阻力分析 | 第59-61页 |
4.5 模型试验验证 | 第61-65页 |
4.5.1 模型试验台介绍 | 第61-62页 |
4.5.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62-64页 |
4.5.3 测试方案 | 第64页 |
4.5.4 实验结果 | 第64-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5 住宅排烟道系统竖向压力分区动力匹配研究 | 第68-90页 |
5.1 集中排烟道排烟机分层动力匹配 | 第68-75页 |
5.1.1 动力匹配方法介绍 | 第68-71页 |
5.1.2 集中排烟道分层动力匹配后静压分布结果及分析 | 第71-75页 |
5.2 集中排烟道系统排烟机分区动力匹配 | 第75-86页 |
5.2.1 10层集中排烟道系统排烟机分区动力匹配 | 第76-79页 |
5.2.2 20层集中排烟道系统排烟机分区动力匹配 | 第79-82页 |
5.2.3 30层集中排烟道系统排烟机分区动力匹配 | 第82-84页 |
5.2.4 住宅集中排烟道排烟机分区总结及选型建议 | 第84-86页 |
5.3 集中排油烟系统动态排烟控制设想 | 第86-88页 |
5.3.1 基本控制理论 | 第86-87页 |
5.3.2 控制参数设计 | 第87页 |
5.3.3 系统控制流程 | 第87-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6 新型住宅集中排烟道形式 | 第90-98页 |
6.1 新型住宅集中排烟道形式的提出 | 第90-91页 |
6.2 新型住宅排烟道与常用直通式排烟道的对比 | 第91-94页 |
6.2.1 新型住宅排烟道压力分布对比 | 第91-93页 |
6.2.2 新型住宅排烟道排烟量对比 | 第93-94页 |
6.3 组合式新型排烟道的排烟效果分析 | 第94-9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7.1 本文结论 | 第98-99页 |
7.2 展望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附录 | 第106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6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