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绪论 | 第9-19页 |
1.1二氧化碳固定的意义 | 第9-10页 |
1.2二氧化碳固定的方法 | 第10-13页 |
1.2.1二氧化碳的化学固定 | 第10-11页 |
1.2.2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酸 | 第11-12页 |
1.2.3碳酸氢盐加氢生成甲酸盐 | 第12-13页 |
1.3碳酸氢盐加氢制备甲酸盐的催化剂 | 第13-15页 |
1.3.1碳酸氢盐加氢制甲酸盐的均相催化剂 | 第13-14页 |
1.3.2碳酸氢盐加氢制甲酸盐的非均相催化剂 | 第14-15页 |
1.4Ni-ZnO/SiO2纳米复合材料 | 第15-17页 |
1.5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7-19页 |
1.5.1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5.2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Ni-ZnO/SiO2的制备与物理表征 | 第19-33页 |
2.1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19-21页 |
2.1.1实验药品 | 第19-20页 |
2.1.2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2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21-22页 |
2.2.1SiO2载体的制备 | 第21页 |
2.2.2Ni-ZnO/SiO2催化剂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3不同金属比例、负载量的Ni-ZnO/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2页 |
2.3Ni-ZnO/SiO2复合材料的表征手段 | 第22-24页 |
2.3.1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 第22-23页 |
2.3.2X射线衍射(XRD) | 第23页 |
2.3.3N2吸附-脱附 | 第23页 |
2.3.4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3-24页 |
2.3.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量谱(ICP-MS) | 第24页 |
2.4结果与讨论 | 第24-30页 |
2.4.1材料形貌分析 | 第24-26页 |
2.4.2材料孔径分析 | 第26-28页 |
2.4.3材料的XRD图谱分析 | 第28-29页 |
2.4.4材料的XPS图谱分析 | 第29-30页 |
2.5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30-31页 |
2.6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Ni-ZnO/SiO2催化碳酸氢盐还原制甲酸 | 第33-41页 |
3.1实验药品 | 第33页 |
3.2实验过程 | 第33-34页 |
3.2.1甲酸盐加氢还原反应过程 | 第33-34页 |
3.2.2甲酸盐产率的计算条件 | 第34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3.3.1液相标准曲线 | 第34页 |
3.3.2二氧化碳加氢还原制甲酸机理 | 第34-37页 |
3.3.3探究催化剂还原的条件 | 第37-39页 |
3.3.4催化剂高活性原因分析 | 第39-40页 |
3.4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Ni-ZnO/氨基官能化SiO2的制备及催化碳酸氢盐制甲酸 | 第41-56页 |
4.1实验的药品与仪器 | 第41-42页 |
4.2实验过程 | 第42-44页 |
4.2.1氨基功能化SiO2的制备 | 第43页 |
4.2.2Ni-ZnO/氨基功能化SiO2的制备 | 第43-44页 |
4.3Ni-ZnO/氨基功能化SiO2的物理表征 | 第44页 |
4.4Ni-ZnO/氨基功能化SiO2催化碳酸氢钠还原制甲酸 | 第44-45页 |
4.5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4.5.1Ni-ZnO/氨基功能化SiO2的表征 | 第45-50页 |
4.5.2Ni-ZnO/氨基功能化SiO2合成的机理 | 第50页 |
4.5.3Ni-ZnO/氨基功能化SiO2常温常压还原加氢的研究 | 第50-51页 |
4.5.4Ni-ZnO/氨基功能化SiO2循环稳定性的研究 | 第51-53页 |
4.6Ni-ZnO/氨基功能化SiO2稳定性的分析 | 第53-54页 |
4.7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结论 | 第56-58页 |
5.1结论 | 第56-57页 |
5.2创新点 | 第57页 |
5.3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