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创新研究--以南宁高新区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为例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页 | ·研究思路与基本观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实证研究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管 | 第16-24页 | ·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食品 | 第16页 | ·食品安全 | 第16页 | ·政府监管 | 第16-17页 |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创新 | 第17页 | ·食品安全的成因及政府监管创新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食品安全是一个公共性问题 | 第17-18页 |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 | 第18-20页 | ·政府监管创新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 第21-22页 | ·无缝隙政府理论(Seamless Government Theory) | 第22-23页 | ·创新理论(Theory of Innovation)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及其启示 | 第24-31页 |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第24-26页 | ·建立了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 第24-25页 | ·形成了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 | 第25-26页 |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26-28页 | ·美国的监管模式 | 第26-27页 | ·丹麦的监管模式 | 第27-28页 |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有益启示 | 第28-31页 | ·法规完善,标准严格 | 第28-29页 | ·源头抓起,全程监管 | 第29页 | ·机构整合,监管独立 | 第29页 | ·预防为主,强化自律 | 第29-30页 | ·质量监督,责任追究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南宁高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证分析 | 第31-40页 | ·南宁高新区概况 | 第31-32页 | ·南宁高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特点 | 第32-34页 | ·高新区管委会统一领导 | 第32页 | ·各职能部门分段分类负责 | 第32-33页 | ·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专项整治为主 | 第33-34页 | ·南宁高新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7页 | ·配套支持体系跟不上执法需求 | 第34-35页 | ·未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无缝隙衔接,存在监管空白和死角 | 第35-36页 | ·联合执法存在一些问题 | 第36-37页 | ·南宁高新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7-40页 | ·观念上的偏差 | 第37-38页 | ·体制上的弊端 | 第38-39页 | ·执行上的不力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创新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 第40-48页 | ·观念创新 | 第40-41页 | ·树立预防为主、预防与惩罚相结合的观念 | 第40页 | ·树立协调统一的观念 | 第40页 | ·树立公开透明观念 | 第40-41页 | ·法律制度创新 | 第41-42页 | ·建立完备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1页 | ·注意基本法与具体法的平衡 | 第41-42页 | ·整合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第42页 | ·体制、机制创新 | 第42-44页 | ·监管链条建设 | 第42-43页 | ·合作协调机制建设 | 第43-44页 | ·明确和落实监管责任 | 第44页 | ·根据国情实施监督控制 | 第44页 | ·主体创新 | 第44-46页 | ·扶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发展,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 第44-45页 | ·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 第45页 | ·搞好舆论监督建设,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 第45-46页 | ·工具创新 | 第46-48页 | ·信息共享及发布平台建设 | 第46-47页 | ·配套支持体系建设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