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8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8-2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8-20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20-22页 |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第22-23页 |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3-26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第2章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现状 | 第27-46页 |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的内涵与功能 | 第27-33页 |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的内涵 | 第27-31页 |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的特征 | 第31-32页 |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的功能 | 第32-33页 |
·西方典型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现状 | 第33-38页 |
·美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现状 | 第33-34页 |
·日本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现状 | 第34-35页 |
·俄罗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现状 | 第35-37页 |
·以色列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现状 | 第37-38页 |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现状 | 第38-45页 |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 第38-43页 |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构建 | 第46-73页 |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目标框架 | 第47-48页 |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主体系统分析 | 第48-63页 |
·知识创新子系统 | 第48-50页 |
·技术创新子系统 | 第50-56页 |
·技术创新扩散子系统 | 第56-61页 |
·知识创新子系统、技术创新子系统与技术创新扩散子系统耦合机制 | 第61-63页 |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支撑系统分析 | 第63-72页 |
·人才培育子系统 | 第64-66页 |
·政府支撑子系统 | 第66-69页 |
·社会支撑服务子系统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4章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运行研究 | 第73-92页 |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动力机制 | 第73-81页 |
·动力机制模型 | 第73-80页 |
·动力机制特征 | 第80-81页 |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 第81-88页 |
·运行机制的内涵 | 第81-82页 |
·运行机制目标框架 | 第82-83页 |
·运行机制分析 | 第83-87页 |
·各项机制内在关系分析 | 第87-88页 |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运行模式 | 第88-91页 |
·运行模式构建 | 第88-90页 |
·运行模式分析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92-99页 |
·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92-93页 |
·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遴选 | 第93-98页 |
·评价指标概述 | 第93-95页 |
·基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对关键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95-98页 |
·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6章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 第99-121页 |
·基于DEA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第99-105页 |
·DEA方法的基本概述 | 第99-103页 |
·基于DEA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模型设计 | 第103-105页 |
·基于DEA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建设水平实证分析 | 第105-120页 |
·数据的获取 | 第106页 |
·主体系统评价 | 第106-112页 |
·支撑系统评价 | 第112-116页 |
·运行系统评价 | 第116-117页 |
·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建设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第117-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7章 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建设水平的对策 | 第121-129页 |
·创造有利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发展的宏观环境 | 第121-125页 |
·营造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社会背景 | 第121-122页 |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法制建设 | 第122-123页 |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制度保障 | 第123-124页 |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主体互动 | 第124-125页 |
·创造有利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发展的中观环境 | 第125-126页 |
·建立产业集群 | 第125页 |
·完善相关配套协作体系 | 第125-126页 |
·创造有利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发展的微观环境 | 第126-128页 |
·建立适应军民结合创新的现代企业制度 | 第126-127页 |
·培育适应军民结合创新的领导者 | 第127-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结论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3-145页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