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油烟的催化净化研究 |
|
论文目录 |
|
英文摘要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调研及研究方案设计 | 第10-25页 | 1.1 油烟污染的危害及治理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油烟的形成过程及其组分 | 第11-16页 | 1.2.1 油烟的形成过程 | 第11-12页 | 1.2.2 油烟气的组成 | 第12-16页 | 1.3 国内外油烟净化技术现状 | 第16-20页 | 1.3.1 典型方法简单介绍 | 第17-19页 | 1.3.2 不同技术处理效果比较 | 第19页 | 1.3.3 现有油烟净化设备性能比较 | 第19-20页 | 1.3.4 现存方法的缺陷和应用局限性 | 第20页 | 1.4 催化燃烧及其在处理废气净化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5 催化剂的设计 | 第21-22页 | 1.5.1 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 第21-22页 | 1.5.2 催化剂的载体 | 第22页 | 1.6 研究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9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5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34页 | 2.2.1 蜂窝陶瓷上活性氧化铝涂层 | 第25-28页 | 2.2.1.1 Al_2O_3涂层的作用 | 第25-26页 | 2.2.1.2 Al_2O_3涂层的表面物理性质 | 第26-27页 | 2.2.1.3 活性氧化铝涂层的附着方法 | 第27页 | 2.2.1.4 实验方法和制备步骤 | 第27-28页 | 2.2.2 贵金属的负载 | 第28-29页 | 2.2.3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 第29-34页 | 2.2.3.1 单组分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3.2 双组分催化剂制备 | 第30-31页 | 2.2.3.3 不同焙烧温度系列催化剂 | 第31-32页 | 2.2.3.4 添加CeO_2系列催化剂 | 第32-34页 | 2.3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34页 | 2.4 催化剂的H_2-TPR测试 | 第34-36页 | 2.5 O_2-TPD测试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评价装置及油烟浓度测定方法研究 | 第39-50页 | 3.1 油烟的发生装置 | 第39页 | 3.2 采样方法的考察 | 第39-41页 | 3.3 油烟浓度的测定 | 第41-46页 | 3.3.1 几种测定方法的对比 | 第41-43页 | 3.3.2 红外分光光度法 | 第43-45页 | 3.3.2.1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原理 | 第43页 | 3.3.2.2 油烟浓度标准曲线 | 第43-45页 | 3.3.2.3 溶剂的影响及其消除 | 第45页 | 3.3.3 油烟浓度的计算 | 第45-46页 | 3.4 催化剂活性的测定过程 | 第46-49页 | 3.5 结论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68页 | 4.1 Pd、Pt单组分催化剂的净化性能 | 第50-57页 | 4.1.1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净化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4.1.2 贵金属负载量对净化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4.1.3 催化剂表征 | 第53-57页 | 4.1.3.1 Pd单组分的H_2—TPR | 第53-55页 | 4.1.3.2 Pd、Pt表征结果的比较 | 第55-56页 | 4.1.3.3 催化剂的XRD图谱 | 第56-57页 | 4.2 Pd-Pt双组分的净化性能 | 第57-68页 | 4.2.1 温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2 Pt/(Pd+Pt)值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9-68页 |
|
|
|
|
论文编号BS867481,这篇论文共68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3.8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4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