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节 本论文选题、选例之缘由 | 第7-8页 |
一、选择法语音素"非重读中元音(?)"为本论文词乐关系的研究核心之原因 | 第7页 |
二、选择比才《卡门》和德彪西《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为本论研究案例之缘由 | 第7-8页 |
第二节 法语"非重读中元音(?)"在本论文中之界定 | 第8-10页 |
第一章 "非重读中元音(?)"之音符分配方式 | 第10-22页 |
第一节 方式一:分配独立音符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方式二:分配部分时值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方式三:分配装饰音 | 第14-16页 |
第四节 方式四:不分配音符,与前一音节合并 | 第16-18页 |
第五节 方式五:不分配音符,与后一音节合并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两部歌剧的比较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音符分配方式与"词"的关系 | 第22-36页 |
第一节 音符分配方式与"元音(?)"在词中的位置 | 第22-29页 |
一、作为单音节词唯一元音音素的"(?)" | 第22-23页 |
二、处于多音节词开头的以"(?)"为元音音素的音节 | 第23-24页 |
三、处于多音节词中部的以"(?)"为元音音素的音节 | 第24-25页 |
四、处于多音节词末尾的以"(?)"为元音音素的音节 | 第25-29页 |
第二节 音符分配方式与连读 | 第29-31页 |
一、表示停顿的标点符号与连读 | 第29页 |
二、哑音"h"、嘘音"h"与连读 | 第29-31页 |
第三节 音符分配方式与押韵 | 第31-35页 |
本章小结——两部歌剧的比较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音符分配方式与"乐"的关系 | 第36-49页 |
第一节 音符分配方式与节奏处理 | 第36-40页 |
一、分配独立音符时的节奏处理 | 第36-38页 |
二、分配部分时值时的节奏处理 | 第38-39页 |
三、分配装饰音时的节奏处理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音符分配方式与音高处理 | 第40-45页 |
一、为词末两音节分配的音符呈下行 | 第40-41页 |
二、为词末两音节分配的音符高相同 | 第41-43页 |
三、为词末两音节分配的音符呈上行 | 第43-45页 |
四、为词末两音节分配的多个音符呈折线进行 | 第45页 |
第三节 音符分配方式在对称结构中的统一性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两部歌剧的比较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118页 |
附录一:谱例索引 | 第51-54页 |
附录二:歌剧《卡门》法语剧本(附研究标记) | 第54-92页 |
附录三: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法语剧本(附研究标记) | 第92-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0页 |
感谢词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