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论文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关于“文化台独”的内涵 | 第9-10页 |
(二)关于“文化台独”的本质 | 第10-11页 |
(三)关于“文化台独”的演变 | 第11页 |
(四)关于“文化台独”的表现形式 | 第11-12页 |
(五)关于“文化台独”的危害 | 第12页 |
(六)关于“文化台独”的观点 | 第12-13页 |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五、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梳理和概念辨析 | 第15-34页 |
第一节 政治文化理论梳理 | 第15-21页 |
一、政治文化研究的发展简介 | 第15-18页 |
二、政治文化的内涵 | 第18页 |
三、政治文化的特征 | 第18-19页 |
四、政治文化的分类 | 第19-20页 |
五、政治文化的功能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文化台独”相关概念辨析 | 第21-24页 |
一、两岸中华文化之辨析 | 第21-23页 |
(一)大陆中华文化 | 第21-22页 |
(二)台湾中华文化 | 第22-23页 |
二、“文化台独”含义及内容阐述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合理区分“台湾文化”与“文化台独” | 第24-34页 |
一、“台湾文化”的演变历程 | 第24-33页 |
(一)清政府统治时期 | 第25-27页 |
(二)日据时期 | 第27-29页 |
(三)国民党威权“统治”时期 | 第29-30页 |
(四)李登辉“执政”至今 | 第30-33页 |
二、“台湾文化”与“文化台独”的区别 | 第33-34页 |
第二章 “文化台独”的演变过程及表现形式 | 第34-56页 |
第一节 1987年至2000年的“文化台独” | 第34-36页 |
一、阶段背景 | 第34-35页 |
二、“执政当局”推动“文化台独”的表现形式 | 第35-36页 |
(一)台湾本土语言和文化纳入学校教育 | 第35页 |
(二)“两国论”的政治宣传混淆民众视听 | 第35-36页 |
第二节 2000年至2008年的“文化台独” | 第36-41页 |
一、阶段背景 | 第36-37页 |
二、“执政当局”推动“文化台独”的表现形式 | 第37-39页 |
(一)部分“独派”人士“入阁” | 第37页 |
(二)本土语言和文化成为教育的“重头戏” | 第37-38页 |
(三)“去中国化”运动方兴未艾 | 第38-39页 |
(四)“台湾独立”成为对外宣传的主旋律 | 第39页 |
三、台湾社会制约“文化台独”的表现形式 | 第39-41页 |
(一)两岸民间人员往来未因时局而中断 | 第39-40页 |
(二)两岸经贸交流继续向前发展 | 第40-41页 |
(三)“台独文化”遭遇教育界人士抵制 | 第41页 |
第三节 2008年至2015年的“文化台独” | 第41-50页 |
一、阶段背景 | 第41-42页 |
二、“执政当局”制约“文化台独”的表现形式 | 第42-49页 |
(一)学校教育逐步恢复“一个中国”表述 | 第42-43页 |
(二)台湾中华文化再度蓬勃发展 | 第43-49页 |
三、台湾社会推动“文化台独”的表现形式 | 第49-50页 |
第四节 蔡英文执政以来的“文化台独” | 第50-56页 |
一、阶段背景 | 第50页 |
二、“执政当局”推动“文化台独”的表现形式 | 第50-54页 |
(一)“独派”人士执掌重要行政部门 | 第50-51页 |
(二)“台独”课纲再度荼害学校教育 | 第51页 |
(三)台湾文化发展遭遇“洗绿” | 第51-54页 |
(四)台当局不断对外重申“台独”主张 | 第54页 |
三、台湾社会制约“文化台独”的表现形式 | 第54-56页 |
第三章 “文化台独”的成因分析 | 第56-69页 |
第一节 族群因素 | 第56-59页 |
一、台湾被殖民的历史使得台湾原住民的“主体意识”和“悲情意识”增强 | 第56-58页 |
二、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发展深受西方和台湾本土观念的影响 | 第58-59页 |
三、外国移民的增加使得台湾的族群关系更为复杂 | 第59页 |
第二节 历史因素 | 第59-63页 |
一、荷据时期的殖民政策开始引发台湾悲情意识 | 第60页 |
二、明清时期的不当政策影响台湾民众对中华的认同 | 第60页 |
三、日据时期的殖民政策逐步培育出台湾本土意识 | 第60-63页 |
第三节 政治因素 | 第63-67页 |
一、国民党的“本土化”进程为“文化台独”提供土壤 | 第63-65页 |
二、“台独”分裂势力为“文化台独”提供力量支撑 | 第65-66页 |
三、政党轮替及选举政治给“文化台独”提供可乘之机 | 第66-67页 |
第四节 文化因素 | 第67-69页 |
第四章 “文化台独”的影响和可能的发展趋势预测 | 第69-77页 |
第一节 “文化台独”的影响 | 第69-73页 |
一、“文化台独”制约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 | 第69-70页 |
二、“文化台独”造成台湾岛内文化分离和族群撕裂 | 第70-71页 |
三、“文化台独”分化台湾岛内民众的国家认同 | 第71-72页 |
四、“文化台独”破坏台湾岛内的社会公正与稳定 | 第72页 |
五、“文化台独”阻碍两岸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大业 | 第72-73页 |
第二节 “文化台独”可能的发展趋势预测 | 第73-77页 |
一、蔡英文政府将继续推动“文化台独” | 第73-75页 |
(一)民进党执政的巩固需要渗透本党的意识形态 | 第74页 |
(二)民进党执政的目的是最终实现“台湾独立” | 第74-75页 |
二、蔡英文政府推动“文化台独”的道路将困难重重 | 第75-77页 |
(一)蔡英文的执政地位仅靠民进党本身力量的支持是不够的 | 第75-76页 |
(二)大陆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活动的态度是有力牵制 | 第76页 |
(三)两岸的经贸、人员及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抵制“文化台独”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文化台独”的应对思路及措施 | 第77-85页 |
一、坚持“九二共识”,明确的政治前提是台湾各项事业发展的先导 | 第77-78页 |
二、尊重双方文化变迁的事实,寻找两岸共同的价值观认同 | 第78-79页 |
三、继续推进两岸经贸往来,以经济交流助推文化联系 | 第79-81页 |
四、增强两岸的人文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影响 | 第81-82页 |
五、加强与地区国家的协调,遏制“台独”势力的活动空间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