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
【经济学免费论文】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于促进合肥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合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于促进合肥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网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随着国家实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这不仅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发展,还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快速发展。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价值链中高附加值比重,也是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1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1.1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不断攀升,“十一五”期间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十二五”以来,每年均迈上一个新百亿台阶。从2006年的200.4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850.53亿元,呈现稳步增加的态势。从各细分行业发展来看,金融业规模最大,2014年实现增加值为309.87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次,2014年实现增加值为199.69亿元,在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中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 1.2内部结构得到改善 近年来,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200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最大,为29.59%,而到2014年,金融业占比最大,占比为36.43%。“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回落,退出首位,金融业占比呈现攀升,上升为首位;“十二五”以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比得到提升。 1.3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近年来,合肥着重推进新兴业态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园区建设,使得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已取得显著规模,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规模不断扩大。大兴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蜀山电子商务服务业集聚区、滨湖金融后台服务集聚区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已具备相当规模,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等一批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园区稳步推进,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 1.4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近年来,合肥对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加,特别是对道路交通、物流仓储、公共平台等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十一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49.37亿元,“十二五”前四年则累计完成1779.17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急剧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6年的62.3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10.66亿元。合肥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加大对发展软环境的优化,目前,合肥共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5个,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0个,研发、设计、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陆续投入使用,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急剧增强。 2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总体规模相对较小 近年来,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在总体规模上相对较小,远小于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城市;也小于中部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和郑州。从生产性服务业贡献率来看,2006-2014年间合肥生产性服务业贡献率为13.27%,仅高于长沙,低于苏州、武汉、和无锡,远远低于杭州。另一方面,从经济总量角度看,2014年合肥经济总量与2009年杭州经济总量相近,但生产性服务业在总量上相差较大,例如合肥占比最大的金融业与杭州市相差208.59亿元,占GDP比例则相差4.21个百分点。这些表明合肥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贡献较弱,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与经济总量地位不相称。 2.2发展层次总体较低 近年来,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层次总体较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含量高、市场增值性强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等新兴业态生产性服务业则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合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为23.4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比重11.71%,而杭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仅为10.7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比重为36.85%。合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平均增速均低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平均增速,这导致合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为滞后。 2.3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近年来,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品牌认定和评选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品牌建设相对滞后,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合肥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对品牌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远不如工业企业,合肥品牌建设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农业领域。据统计,到2014年,合肥拥有全国驰名商标49件,拥有安徽省著名商标343件,但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品牌较少。2014年,合肥市新认定国家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的79件中,生产性服务业只有5件,荣获安徽名牌称号19家企业中,生产性服务企业只有4家。 2.4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 近年来,合肥市服务业的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衔接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的存量和增量均难以满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合肥市技能型人才相对不足,中高端人才缺乏,流动性较大,企业、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对职业培训方面有待提高。根据合肥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2015年第4季度的统计数据,运营类人员短缺较为严重,电子商务相关物联网服务等各类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较大。由于地理上毗邻上海、南京、杭州等发达城市,加上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体制支持,使得合肥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且流失严重。 3促进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3.1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政府服务市场化机制建设,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行政府对专业机构的委托代理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的政府采购工作,支持检验检测、节能环保、人力资源、会展等专业服务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和购买服务操作流程,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性目录范围。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存在进入管制和垄断,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受到抑制,因此,应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根据产业形态的发展逐步完善监管措施,建立各部门间协调配合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各方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对接和合作,拓展区域服务市场需求空间。积极融入长三角,深化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中部地区等经济区域合作,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跨区域经营。鼓励优势企业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 3.2加快推进各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推进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科学确定规划布局内集聚区及其备选目录,出台合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优化提升一批已有一定基础的集聚区建设,重点推进建设发展潜力大的集聚区,创新发展符合未来发展导向的集聚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尽快形成生产性服务业新的增长极,着力打造“百亿级”、“千亿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立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合理选择集聚区建设模式。 3.3优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 利用老城区企业搬迁腾退的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等存量资产,鼓励发展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强专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给予入驻企业或创新团队经营服务和场地优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策引导”的原则,支持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围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品牌培育、人力资源等环节,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设施维护和管理等一体化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每年选择5―10家制造企业开展制造业服务化试点示范,每年培育10家左右大型制造企业开展主辅分离试点。 3.4大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创建战略 加强对合肥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的扶持和保护力度,重点支持企业大力实施商标、品牌与质量提升战略。积极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模式创新,创建知名品牌,发挥品牌引领和带动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选择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效益高的企业,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服务品牌企业、品牌集聚区域,增强品牌引领功能,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 3.5着力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建设 强化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投入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人力资源服务业。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依托合肥科教优势,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开展高校、研究机构、重点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和双向挂职,鼓励跨业界的交叉兼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生产性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引进环境,建立多元高效的人才的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给予个人所得税抵扣优惠,给予其购房、子女入学、家属落户等方面支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