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教育论文中心  教育论文中心   广告服务  广告服务   论文搜索  论文搜索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会员专区  会员专区   在线购卡   在线购卡   服务帮助  服务帮助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硕士论文  会员专区   博士论文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中心首页--化学本科毕业论文--化学链燃烧的氮氧化物释放特性论文
推荐论文
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的应用
生物化学中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教学探
城市交通道路氧化物监测与评价方
燃煤锅炉降低氧化物燃烧方法浅析
富氧燃烧条件下煤中硫释放特性
硫磺回收装置降低尾气中氧化物
省内电站燃煤锅炉降低氧化物排放
新时期化学课程观发展--从化学
某化工厂硝酸与氧化物对工人健康
某化工厂硝酸与氧化物对工人健康
铁基氧载体生物质化学技术研究
化石燃料化学燃烧能量系统评价方
基于铜基氧载体生物质化学利用
基于语料库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位论
新型有机锗萘酚酯倍半氧化物合成
FCC硫转移剂MgAlCuFe复
 
站内搜索
 
 
科目列表
市场营销 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
电子商务 社会实践 先进教育
伦理道德 艺术理论 环境保护
农村研究 交通相关 烟草论文
电子电气 财务分析 融资决策
电影艺术 国学论文 材料工程
语文论文 数学论文 英语论文
政治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论文 美术论文 历史论文
地理论文 信息技术 班主任
音乐论文 体育论文 劳技论文
自然论文 德育管理 农村教育
素质教育 三个代表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哲学论文 工商管理
证券金融 社会学 审计论文
会计论文 建筑论文 电力论文
水利论文 园林景观 农林学
中医学 西医学 心理学
公安论文 法学法律 思想汇报
法律文书 总结报告 演讲稿
物业管理 经济学 论文指导
计算机 护理论文 社会调查
军事论文 化工论文 财政税收
保险论文 物流论文 语言教育
教育教学 给水排水 暖通论文
结构论文 综合类别 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    
 
 
 
化学链燃烧的氮氧化物释放特性论文

【化学本科毕业论文】1实验装置和方法 固定床实验系统如图2所示。反应器内径为32mm,床高680mm,布风板安装在距底部350mm处;反应器的加热由智能温控仪及电炉控制,温度由2个K型热电偶进行监测,分别位于反应器内和加热装置之间。高纯氩气作为反应前后的载气和吹扫气体;蒸汽流量由TBP-50A
1实验装置和方法
固定床实验系统如图2所示。反应器内径为32mm,床高680mm,布风板安装在距底部350mm处;反应器的加热由智能温控仪及电炉控制,温度由2个K型热电偶进行监测,分别位于反应器内和加热装置之间。高纯氩气作为反应前后的载气和吹扫气体;蒸汽流量由TBP-50A型恒流泵精确控制;反应后气体流经过滤、冷凝装置后,使用EmersonNGA2000Rosemount分析仪对气体产物中的NOx气体进行检测。实验过程中,先从反应器顶部加入50g赤铁矿,在氩气气氛下(1.5Lmin-1,标准状况)升温至实验温度,并同时向反应器通入1gmin-1的去离子水。待反应器温度稳定后,加入0.5g氨基酸样品,同时收集气体,反应时间20min。还原反应结束后,通入5%O2和95%Ar(1.5Lmin-1)的混合气,完成载氧体的氧化再生。
2结果与讨论
2.1温度对NOx释放特性的影响
以谷氨酸为含氮模型化合物进行实验,在反应器出口气体中检测到N2O、NO和NO2三种气体的存在。在不同温度下,三种NOx气体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见图3。NOx的释放都在1min左右达到浓度峰值,随后急剧下降并趋于平缓。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N2O的体积浓度出现波动,在900℃时浓度峰值最低,为70.5×10-6;NO的浓度峰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混合气中生成NO的均相反应增加;NO2的浓度峰值与NO的生成具有类似的规律,在900℃时浓度峰值高达378.3×10-6,超过了N2O的体积浓度。图4为不同温度下NOx生成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NO的生成率最大,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N2O的生成率随温度有所波动,但随温度的升高,整体呈下降趋势;NO2的生成率与N2O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利用HSCChemistry6.0软件对上述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可以得出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p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平衡常数Kp越大,表明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亲和性就越强。由图5可知,温度的升高有利于HCN和NH3被氧化生成NOx,且HCN、NH3被Fe2O3氧化生成N2O、NO、NO2的热力学亲和性依次递减。在750~900℃范围内,NH3与Fe2O3反应的平衡常数Kp<1(即lnKp<0),表明该反应较难发生。结合图3、图4的实验结果,NO是主要的氮氧化物,N2O的生成率反而较低。在传统流化床燃烧条件下[13],氮氧化物的前驱物HCN、NH3与H、OH、O等自由基及O2发生反应,NO通过均相反应生成。而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燃料反应器中缺乏O自由基和O2分子,载氧体提供的晶格氧是唯一的O来源。因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多相反应导致了NO的产生。焦炭对NO的还原是N2O产生的途径之一,同时,NO和N2O也能在碳氢化合物和焦炭的作用下被还原生成N2。实验中NO的生成率较高,与软件模拟结果不相一致,说明NOx的生成不只受到Fe2O3的影响。在实验中,提高温度有利于多相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促进了NO和NO2的生成。N2O的生成出现波动,可能与N2O在高温下易分解的特性有关[14],整体上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2.2不同氨基酸的NOx释放特性
本组实验选取谷氨酸、甘氨酸和苯丙氨酸作为含氮模型化合物,仍以天然赤铁矿作载氧体,设定反应温度为850℃,其它条件不变。图6给出了不同含氮模型化合物生成NOx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谷氨酸、甘氨酸和苯丙氨酸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均在1min左右释放出大量的NOx气体。在1min内,谷氨酸生成N2O、NO和NO2的浓度峰值均为最高;甘氨酸生成N2O的浓度峰值最低,为117.6×10-6;苯丙氨酸生成NO和NO2的浓度峰值,在三种氨基酸中最低,分别为896.4×10-6和90.3×10-6。由图6可知,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NO是还原过程中主要的氮氧化物,生成量远超另外两种氮氧化物。氨基酸加入反应器,瞬间升温至较高温度。任强强[15]进行了氨基酸的程序升温实验,发现谷氨酸和苯丙氨酸在较低温度下就会释放出HCN和NH3,且HCN的生成量多于NH3,高温时焦炭氮仍能进一步转化;甘氨酸在低温时主要释放出NH3,HCN则较多的出现在高温区。郝菊芳等[16]在甘氨酸热解过程中得出了NH3是主要含氮气体的结论。而Seheafer等[17]认为,NH3主要是生成NO的前驱物,而HCN被氧化产生NO和NO2。图6的结果反映出,NOx的浓度峰值主要有挥发分中的氮转化而成,是主要的N来源。HCN和NH3主要向NO的方向转化。不同含氮模型化合物的NOx生成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7所示。根据图7(a),谷氨酸和甘氨酸的N2O累积生成率在10min左右趋于稳定,苯丙氨酸的N2O累积生成率在13min之后趋于稳定,稍微滞后于前两种氨基酸。如图7(b),谷氨酸和甘氨酸的NO累积生成率在8min、10min左右迅速稳定,苯丙氨酸的NO生成率在长时间内仍处于上升阶段,并在12min之后超过谷氨酸的生成率,达到4.58%。由图7(c),谷氨酸、甘氨酸和苯丙氨酸的NO2生成率在6min左右都比较稳定,分别为0.7%、0.32%和0.22%。总结图6、图7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表3的结果。在以三种氨基酸为含氮模型化合物的化学链燃烧还原过程中,NO是主要的氮氧化物;谷氨酸和苯丙氨酸含氮量较为接近,N2O生成率以及NOx的生成率相差不大,相比苯丙氨酸,谷氨酸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更多的向NO2转化。从谷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结构进行推测,可能是苯丙氨酸的苯环结构取代了谷氨酸中的羧基,抑制了NO向NO2的转化;甘氨酸的含氮量近似为谷氨酸的两倍,所得N2O和NO生成率是谷氨酸的一半左右,表明模型化合物含氮量较高,不利于N元素向氮氧化物的转移。
2.3碱金属元素钾对NOx释放特性的影响
生物质和及灰中含有大量的碱金属元素,钾(K)是含量最为丰富的阳离子之一。在生物质中,钾主要以水溶性盐的形式存在,另外一部分以离子吸附的形式吸附于羧基和其他官能团上[18],生物质中钾元素伴随热化学过程易于进入气相中。在生物质热化学过程中,钾元素有着明显的催化作用[19];顾海明等[20]也证实钾对煤化学链燃烧有着较好的催化效果。本组实验选取分析纯试剂K2CO3作为碱金属元素添加剂,由南京化学试剂公司提供。K2CO3与氨基酸的质量比为1:1,所用含氮模型化合物仍为谷氨酸、甘氨酸和苯丙氨酸,实验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为850℃,其它条件保持不变。
2.4载氧体的表征分析
对比2.2及2.3小节的实验结果,针对甘氨酸为含氮模型化合物、温度为850℃时的实验工况,待还原反应结束后,在Ar气氛下冷却并取得天然赤铁矿载氧体的颗粒样品,与新鲜载氧体作比较分析。表4给出了三种条件下载氧体的XRF分析结果。新鲜载氧体表面K元素的含量极少,仅为0.01%。将甘氨酸应用于化学链燃烧,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不太明显;当在甘氨酸中添加K2CO3后,还原反应结束时的载氧体中K元素的含量增加到0.66%,K元素的含量急剧上升。表明添加的K2CO3与载氧体发生作用,部分K+离子存在于载氧体颗粒表面。
3结论
(1)以谷氨酸为原料,在750~900℃温度范围内,NOx(N2O、NO和NO2)由前驱物HCN、NH3的多相反应生成,NO是主要的NOx气体;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器出口的NOx气体在1min内释放浓度达到峰值,该阶段主要是氨基酸中的N分配到挥发分氮中;温度的升高有利于NO和NO2的生成,N2O的生成整体上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2)在850℃下,三种氨基酸的NOx的释放都集中在前1min内,且NO的生成量远超N2O和NO2。谷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氮含量较为接近,N2O生成率及NOx的生成率相差不大;谷氨酸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N更多的向NO2转化,可能是苯丙氨酸中苯环结构的存在抑制了NO向NO2的转化;甘氨酸的含氮量近似为谷氨酸的两倍,所得N2O和NO生成率是谷氨酸的一半左右,表明模型化合物的氮含量越高,可能越不利于氮元素向NOx的转移。
(3)在850℃时,添加K2CO3对谷氨酸化学链燃烧过程中NOx的影响较小。K2CO3对甘氨酸化学链燃烧过程中氮的迁移方向有明显影响,NOx的生成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减小;钾元素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甘氨酸挥发分释放之后的热化学阶段。对于苯丙氨酸,钾元素对NO的释放抑制作用较强,而对N2O和NO2释放的影响则不太显著。
(4)以添加K2CO3前后的甘氨酸为原料,对还原反应后的载氧体进行表征。对比新鲜赤铁矿载氧体,发现在化学链燃烧还原反应过程中,载氧体的活性成分Fe2O3被部分还原至Fe3O4;添加K2CO3后,Fe2O3与K2CO3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多铁酸钾K2Fe22O34,载氧体表面K元素含量增多。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论文标题页/字数分类
新型有机锗萘酚酯倍半氧化物合成及其对体外培养癌细胞抑制作用2461字期刊论文
立场名词在学术英语写作中使用--基于硕士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论文对比73页硕士论文
化学燃烧铁/铜/锰基氧载体实验及反应动力学研究172页博士论文
氧化物存储还原催化剂存储组分—载体相互作用与低温氧化物存储稳定性研134页博士论文
请给宝宝生气一个释放出口1841字期刊论文
论文一 伞兵半蹲式着陆踝关节损伤及防护生物力学研究—随机、对照及单盲89页硕士论文
钢渣缓释肥中矿质元素释放特性研究71页硕士论文
基于化学史教育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历史中化学》教材设计研究92页硕士论文
燃用烟煤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流动及燃烧特性研究193页博士论文
新型铬锰复合氧化物低温选择性催化氨还原NOx1515字期刊论文
正确选择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825字期刊论文
单、双相抑郁患者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3067字期刊论文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材料5654字期刊论文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现场测试分析2750字期刊论文
作为业界“游戏”中国新闻奖论文评选--基于对214篇获奖论文(20068页硕士论文
基于钙铁复合氧载体化学气化研究77页硕士论文
Oxy-steam气氛下煤粉燃烧特性及NO生成特性研究132页博士论文
6-羟多巴胺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发内源性钙释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及存活62页硕士论文
生物质化学燃烧过程中迁移机理研究57页硕士论文
化学燃烧技术中新型氧载体CaSO4特性研究2070字期刊论文
基于体裁科技类论文汉英翻译研究--以中外通信专业期刊论文摘要为例73页硕士论文
PAR2介导中性粒细胞乳铁蛋白和IL-8释放以及嗜酸性粒细胞IL-94页博士论文
富燃氢气—空气湍流预混燃烧特性实验研究125页硕士论文
水泥分解炉内氮氧化物释放特性及生成机理研究86页硕士论文
论文一 模拟失重和高载荷对兔腰椎间盘退变影响—随机、对照及单盲评定椎83页硕士论文
论文一 空降兵半蹲式着陆腰部损伤及其防护生物力学研究—随机、对照及单84页硕士论文
带EGR小型PFI汽油机富氧燃烧特性仿真研究100页硕士论文
 
 
| 会员专区 | 在线购卡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中心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 或写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