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7页 |
引言 | 第17-20页 |
文献综述 | 第20-52页 |
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机制及其活性组分研究 | 第20-52页 |
1.土壤有机质的保护机制 | 第23-33页 |
1.1 有机质的难降解性 | 第23-25页 |
1.2 土壤内在的理化特性 | 第25-28页 |
1.3 土壤团聚体的物理保护 | 第28-31页 |
1.4 土壤生物自身保护 | 第31-33页 |
2.土壤活性碳组分的研究与保护机制 | 第33-42页 |
2.1 土壤有机碳研究中各组分概念简介 | 第33-34页 |
2.2 土壤活性有机碳 | 第34-42页 |
3.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4.参考文献 | 第43-52页 |
研究报道正文 | 第52-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61页 |
1.主要研究内容 | 第52页 |
2.研究技术路线 | 第52页 |
3.供试样地与测定方法 | 第52-60页 |
3.1 研究背景区及长期定位试验概况 | 第52-54页 |
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54页 |
3.3 测定方法 | 第54-58页 |
3.4 数据统计 | 第58-60页 |
4.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第一章 土壤微生物量、活性及养分的季节动态 | 第61-77页 |
1.结果与分析 | 第61-71页 |
1.1 不同有机肥对土壤生物学和养分指标的影响 | 第62-68页 |
1.2 生物学和养分指标关系及有机肥管理措施和季节的总体影响 | 第68-71页 |
2.讨论 | 第71-73页 |
2.1 有机肥数量、质量(种类)和施用时间的影响 | 第71页 |
2.2 季节动态 | 第71-72页 |
2.3 生物学指标的意义 | 第72-73页 |
3.结论 | 第73-74页 |
4.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第二章 不同有机肥管理下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 第77-96页 |
1.结果与分析 | 第77-90页 |
1.1 不同有机肥管理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77-84页 |
1.2 酶活性指标的关系及有机肥和采样时间对功能多样性的总体影响 | 第84-87页 |
1.3 不同有机肥管理措施对酶活性比例指标的影响 | 第87-90页 |
2.讨论 | 第90-92页 |
2.1 有机肥数量、质量(种类)和施用时间的影响 | 第90页 |
2.2 季节动态 | 第90-91页 |
2.3 酶的比例指标 | 第91-92页 |
3.结论 | 第92-93页 |
4.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第三章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功能多样性和养分限制状况 | 第96-132页 |
1.结果与分析 | 第98-123页 |
1.1 微生物种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稀释平板法) | 第98页 |
1.2 Biolog(?) GN2盘测定的细菌碳源利用模式(SCU) | 第98-105页 |
1.3 微生物群落对20种碳源的利用 | 第105-123页 |
1.3.1 细菌群落对20种碳源的利用情况 | 第105-111页 |
1.3.2 真菌群落对20种碳源的利用情况 | 第111-115页 |
1.3.3 真菌和细菌活性比 | 第115-119页 |
1.3.4 微生物养分限制状况 | 第119-123页 |
2.讨论 | 第123-127页 |
2.1 平板培养法获得的微生物 | 第123页 |
2.2 Biolog GN2测定的微生物群落活性、功能多样性和群落差异 | 第123-125页 |
2.3 利用20种碳源对细菌和真菌群落代谢的研究 | 第125-126页 |
2.4 微生物养分限制状况 | 第126-127页 |
3.结论 | 第127-128页 |
4.参考文献 | 第128-132页 |
第四章 土壤水提取有机碳及提取水温、土壤磨碎程度的影响 | 第132-152页 |
1.结果与分析 | 第135-143页 |
1.1 总体方差分析结果 | 第135页 |
1.2 水提取有机碳WEOC、碳水化合物CHOC | 第135-139页 |
1.3 酚类化合物(PEOC)及WEOC质量 | 第139-142页 |
1.4 WEOC、CHOC和PEOC与其它土壤指标的关系 | 第142-143页 |
2.讨论 | 第143-146页 |
2.1 提取水温的影响 | 第143-144页 |
2.2 土壤磨细程度的影响及团聚体物理保护 | 第144-145页 |
2.3 不同有机肥管理措施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2.4 WEOC和CHOC作为土壤质量指示指标的潜力 | 第146页 |
3.结论 | 第146-147页 |
4.参考文献 | 第147-152页 |
第五章 土壤粘粒和铁铝氧化物的变化 | 第152-173页 |
1.结果与讨论 | 第153-169页 |
1.1 土壤粘粒含量 | 第153-154页 |
1.2 土壤矿物组成 | 第154-159页 |
1.2.1 不同粒级颗粒矿物特点 | 第154页 |
1.2.2 粘土矿物类型判断 | 第154-156页 |
1.2.3 不同有机肥管理下粘土矿物组成(相对含量)的变化 | 第156-157页 |
1.2.4 粘土矿物与其他土壤性质的联系 | 第157-159页 |
1.3 铁铝氧化物 | 第159-169页 |
1.3.1 土壤铁铝氧化物总量 | 第159页 |
1.3.2 游离铁铝氧化物含量及在不同级别团聚体上的分布 | 第159页 |
1.3.3 非晶型和晶型铁铝氧化物含量及在不同级别团聚体上的分布 | 第159-161页 |
1.3.4 铁铝氧化物的活化度 | 第161页 |
1.3.5 铁铝氧化物与有机碳之间的关系 | 第161-169页 |
2.结论 | 第169页 |
3.参考文献 | 第169-173页 |
第六章 土壤水溶性有机物浓度、性质及土壤团聚结构的影响 | 第173-199页 |
1.结果与分析 | 第174-190页 |
1.1 DOM(DOC、DON)浓度 | 第174-175页 |
1.2 DOM组成 | 第175-185页 |
1.3 DOM的光学性质 | 第185-186页 |
1.4 有机肥对DOM性质的总体影响及指标评价 | 第186-189页 |
1.5 团聚结构对DOM保护程度与有机肥管理措施的联系 | 第189-190页 |
2.讨论 | 第190-195页 |
2.1 有机肥管理措施的影响 | 第190-192页 |
2.2 团聚结构的交互作用 | 第192-193页 |
2.3 DOM组成和性质的指标评价 | 第193-194页 |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4-195页 |
3.结论 | 第195页 |
4.参考文献 | 第195-199页 |
第七章 不同有机肥管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质的影响 | 第199-216页 |
1.结果与分析 | 第200-208页 |
1.1 土壤不同大小团聚体的分布与团聚体稳定性 | 第200-201页 |
1.2 大团聚体包裹的微团聚体数量 | 第201-202页 |
1.3 土壤总有机碳氮浓度 | 第202-203页 |
1.4 不同大小团聚体上有机碳氮的浓度及分配 | 第203-205页 |
1.5 团聚体与有机碳、铁铝氧化物的联系 | 第205-208页 |
2.讨论 | 第208-212页 |
2.1 不同有机肥管理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和有机碳氮的影响 | 第208-209页 |
2.2 不同有机肥管理措施下微团聚体的形成和作用 | 第209页 |
2.3 团聚体-有机碳(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模型探讨 | 第209-212页 |
3.结论 | 第212页 |
4.参考文献 | 第212-216页 |
第八章 不同有机肥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的影响 | 第216-233页 |
1.结果与讨论 | 第217-230页 |
1.1 游离轻组有机物 | 第217-219页 |
1.1.1 自身有机碳氮浓度 | 第217页 |
1.1.2 LF在土壤中的浓度 | 第217-219页 |
1.2 团聚体保护的颗粒有机物POM | 第219-224页 |
1.2.1 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之间的POM | 第219-221页 |
1.2.2 大团聚体包裹微团聚体内及游离微团聚体内的POM | 第221-224页 |
1.3 团聚体内矿物(<0.053mm粘砂粒)结合有机物 | 第224-228页 |
1.3.1 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之间的矿物结合有机物 | 第224-226页 |
1.3.2 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及游离微团聚体内矿物结合有机物 | 第226-228页 |
1.4 不同有机质组分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 | 第228-230页 |
2.结论 | 第230页 |
3.参考文献 | 第230-233页 |
全文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233-237页 |
1.研究结论 | 第233-235页 |
2.研究特色 | 第235页 |
3.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 第235-237页 |
3.1 存在问题 | 第235-236页 |
3.2 研究展望 | 第236-237页 |
致谢 | 第237-2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