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问题研究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23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第一章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理论基础 | 第23-33页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界定 | 第23-27页 |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 | 第23-25页 | 二、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含义 | 第25-26页 | 三、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与传统发明创造的异同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理解 | 第27-33页 | 一、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理论支撑 | 第27-30页 | 二、确定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价值 | 第30-33页 | 第二章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前提——客体认定 | 第33-56页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客体争议 | 第33-35页 | 一、否定说 | 第33-34页 | 二、折中说 | 第34页 | 三、肯定说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客体困境 | 第35-45页 | 一、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对专利法立法目的的冲击 | 第35-37页 | 二、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对消极审查标准的挑战 | 第37-39页 | 三、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对积极审查标准的影响 | 第39-45页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客体困境解决 | 第45-54页 | 一、专利法立法宗旨的智能化 | 第45-47页 | 二、消极审查标准的绿色化 | 第47-49页 | 三、积极审查标准的客观化 | 第49-5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三章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核心——主体辨析 | 第56-67页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主体争议 | 第56-61页 | 一、设计者说 | 第56-57页 | 二、所有者说 | 第57-58页 | 三、使用者说 | 第58-59页 | 四、人工智能说 | 第59-61页 | 第二节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主体困境 | 第61-62页 | 一、混淆发明人与专利权人 | 第61页 | 二、所涉利益主体众多 | 第61-62页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主体困境解决 | 第62-66页 | 一、区分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发明人与专利权人 | 第62-64页 | 二、明确权利主体在人工智能发明创造活动中的贡献 | 第64-6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的二元主体结构设计 | 第67-84页 | 第一节 人工智能视域下二元主体结构之含义 | 第67-68页 | 第二节 人工智能发明人资格之承认 | 第68-74页 | 一、人工智能成为发明人的法律依据 | 第68-70页 | 二、人工智能成为发明人的模式选择 | 第70-72页 | 三、人工智能成为发明人的法律保障 | 第72-74页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权人之确定 | 第74-84页 | 一、主观标准:各方参与主体之约定 | 第74-75页 | 二、客观标准:创造性贡献之确定 | 第75-79页 | 三、模式设计:专利权归属情形之分类 | 第79-84页 | 结语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102页 | 附录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
|
|
|
论文编号BS13584,这篇论文共104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6.4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2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