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西纪念性景观比较初探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关于“中西纪念性景观”的界定 | 第9-11页 | ·“中西”的界定 | 第9页 | ·“纪念”的界定 | 第9页 | ·“景观”的界定 | 第9-10页 | ·“纪念性景观”的界定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中西纪念性景观的同一性 | 第12-33页 | ·起源的同一性 | 第12-14页 | ·人类原始形象艺术中的纪念性景观萌芽 | 第12-13页 | ·人类原始宗教艺术中的纪念性景观萌芽 | 第13-14页 | ·目的性上的同一性 | 第14-19页 | ·对神明的敬畏和依赖 | 第14-15页 | ·对帝王和“英雄”的崇拜 | 第15-16页 | ·对“历史”的记载 | 第16-19页 | ·构成要素上的同一性 | 第19-25页 | ·把握、处理人文要素的同一性 | 第19-21页 | ·基地的选择 | 第19-20页 | ·文脉的延续 | 第20-21页 | ·把握、处理物质要素的同一性 | 第21-25页 | ·地形 | 第21-22页 | ·水 | 第22-23页 | ·植物 | 第23-24页 | ·色彩 | 第24-25页 | ·空间结构上的同一性 | 第25-28页 | ·道路 | 第25-26页 | ·边界 | 第26-27页 | ·节点 | 第27页 | ·标志 | 第27-28页 | ·空间形态上的同一性 | 第28-33页 | ·空间基本形态 | 第28-29页 | ·正方形 | 第28-29页 | ·三角形 | 第29页 | ·圆形 | 第29页 | ·尺度、比例、向度 | 第29-33页 | ·尺度 | 第30页 | ·比例 | 第30-31页 | ·向度 | 第31-33页 | 3 中西纪念性景观的差异性 | 第33-42页 | ·起源和目的性上的差异 | 第33-34页 | ·设计理念、整体风格上的差异 | 第34-35页 | ·形成纪念性效果方面的差异 | 第35-36页 | ·景观要素处理上的差异 | 第36-37页 | ·空间结构的差异 | 第37页 | ·表达景观意境的差异 | 第37-39页 | ·陵墓景观的差异 | 第39-42页 | 4 相互借鉴、融合是中西纪念性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42-51页 | ·纪念目的变化上的殊途同归 | 第42-43页 | ·纪念形式发展上的不谋而合 | 第43-44页 | ·设计理念和整体风格上的相互融合 | 第44-47页 | ·景观要素上的互通有无 | 第47-48页 | ·营造手法上的相互借鉴 | 第48-51页 | 5 结论-中国当代纪念性景观与西方的比较差距及对策 | 第51-56页 | ·正确认识和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景观艺术的优良传统 | 第53-54页 | ·正确认识和借鉴西方纪念性景观的优秀理念和手法 | 第54页 | ·正确处理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关系,赋予中国纪念性景观艺术以时代的生命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58页 | 导师简介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
|
|
|
|
论文编号BS1130886,这篇论文共59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0.6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9.5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