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5-17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第17-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国防工业 | 第17页 |
2.1.2 民用工业 | 第17页 |
2.1.3 军民融合 | 第17-18页 |
2.2 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 | 第18-20页 |
2.2.1 国家创新体系 | 第18-20页 |
2.2.2 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 | 第20页 |
2.3 构建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2.3.1 是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保证国民经济顺畅运行的必然选择 | 第20页 |
2.3.2 有利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 第20-21页 |
2.3.3 有利于国防基础的提高 | 第21页 |
2.3.4 是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新途径 | 第21-22页 |
2.3.5 是国防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 第22-23页 |
3 我国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3.1 历史沿革 | 第23-25页 |
3.1.1 初创期(1949年~1977年) | 第23-24页 |
3.1.2 探索期(1978~1999年) | 第24页 |
3.1.3 发展时期(1999~) | 第24-25页 |
3.2 取得的重要成绩 | 第25-26页 |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3.3.1 宏观层面 | 第26-27页 |
3.3.2 中观层面 | 第27-28页 |
3.3.3 微观层面 | 第28-29页 |
4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国际借鉴 | 第29-37页 |
4.1 美国 | 第29-31页 |
4.1.1 通过颁布和制定法规政策推进军民融合 | 第29页 |
4.1.2 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协调军民融合的实施 | 第29-30页 |
4.1.3 政府引导、推动军工企业并购、重组 | 第30页 |
4.1.4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实现军民技术的双向转移 | 第30-31页 |
4.1.5 组建军民融合的创新主体,培育开放型产业链 | 第31页 |
4.1.6 加强国防采办管理,提倡民用标准 | 第31页 |
4.2 俄罗斯 | 第31-33页 |
4.3 欧盟 | 第33-34页 |
4.4 日本 | 第34页 |
4.5 以色列 | 第34-35页 |
4.6 对构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启示 | 第35-37页 |
4.6.1 融合的过程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35页 |
4.6.2 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实现军民技术双向转移 | 第35-36页 |
4.6.3 市场化是军工经济与民用经济相融合的有效形式 | 第36页 |
4.6.4 推动军工企业改革,组建强大的军工企业集团 | 第36页 |
4.6.5 全球化的视角考虑融合问题 | 第36-37页 |
5 我国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构建 | 第37-49页 |
5.1 军民分割及理想状态下的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 | 第37-38页 |
5.2 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38-41页 |
5.2.1 指导思想 | 第39页 |
5.2.2 基本原则 | 第39-41页 |
5.3 建设目标 | 第41页 |
5.4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构建 | 第41-49页 |
5.4.1 体制构想 | 第41-42页 |
5.4.2 主体要素 | 第42-47页 |
5.4.3 主体框架 | 第47-49页 |
6 构建我国国防科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措施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