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个人信息保护法概述 | 第9-17页 | 2.1 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9-10页 | 2.2 个人信息的特征 | 第10-11页 | 2.3 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 第11-14页 | 2.3.1 所有权客体说 | 第11-12页 | 2.3.2 隐私权客体说 | 第12页 | 2.3.3 人格权客体说 | 第12-13页 | 2.3.4 基本人权客体说 | 第13页 | 2.3.5 我国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 第13-14页 | 2.4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概念 | 第14页 | 2.5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意义 | 第14-17页 | 2.5.1 遏制个人信息屡遭侵犯态势的需要 | 第14页 | 2.5.2 保障公民人权的必然要求 | 第14-15页 | 2.5.3 促进个人信息合法有效流动的需要 | 第15页 | 2.5.4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化的需要 | 第15-16页 | 2.5.5 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需要 | 第16-17页 | 3 国外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实践 | 第17-22页 | 3.1 典型国家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实践 | 第17-19页 | 3.1.1 美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17-18页 | 3.1.2 德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18-19页 | 3.1.3 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19页 | 3.2 重要国际组织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 | 第19-22页 | 3.2.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个人信息保护 | 第19-20页 | 3.2.2 欧盟的个人信息保护 | 第20-22页 | 4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 | 第22-25页 | 4.1 个人信息保护基本法缺失 | 第22页 | 4.2 个人信息保护观念淡薄 | 第22-23页 | 4.3 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用语抽象、范围狭窄 | 第23页 | 4.4 个人信息保护监督机构缺位 | 第23-24页 | 4.5 制止个人信息侵权措施可操作性差 | 第24页 | 4.6 忽视个人信息的财产属性 | 第24-25页 | 5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建议 | 第25-31页 | 5.1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和基本原则 | 第25-28页 | 5.1.1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25页 | 5.1.2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 第25-28页 | 5.2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运用具体措施的建议 | 第28-31页 | 5.2.1 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基本法 | 第28页 | 5.2.2 增强对个人信息保护观念 | 第28页 | 5.2.3 扩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 | 第28-29页 | 5.2.4 设立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督机构 | 第29页 | 5.2.5 完善制止个人信息侵权的措施 | 第29-30页 | 5.2.6 明确个人信息的财产属性 | 第30-31页 | 6 结论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
|
|
论文编号BS3431186,这篇论文共34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1.9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7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