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1.1 声调实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1.2 曲调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1.3 《诗经》押韵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语音学概述 | 第19-22页 |
2.1 实验语音学定义 | 第19页 |
2.2 实验语音学的发展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实验语音学角度下声调与曲调的研究与分析 | 第22-45页 |
3.1 实验软件 | 第22-23页 |
3.1.1 Format Factory软件 | 第22页 |
3.1.2 Praat软件 | 第22-23页 |
3.2 实验语料 | 第23-24页 |
3.2.1 受试对象的选取 | 第23页 |
3.2.2 实验语料的收集 | 第23-24页 |
3.3 实验操作步骤 | 第24-29页 |
3.3.1 原始音频的格式转换 | 第24-25页 |
3.3.2 单个音节的切分 | 第25-29页 |
3.4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统计 | 第29-43页 |
3.4.1 音高基频数据的作图 | 第29-34页 |
3.4.2 实验一——同一曲调下声调不同的音节的音高测量 | 第34-37页 |
3.4.3 实验二——不同曲调下声调相同的音节的音高测量 | 第37-41页 |
3.4.4 实验三——单个音节的声调与曲调的音高测量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声调与曲调研究的应用——以《诗经》异调相押现象研究为例 | 第45-54页 |
4.1 《诗经》概述 | 第45页 |
4.2 《诗经》异调相押现象研究 | 第45-47页 |
4.3 上古声调研究 | 第47-52页 |
4.3.1 上古无声调说 | 第48页 |
4.3.2 上古有声调说 | 第48-52页 |
4.4 声调与曲调实验研究对《诗经》异调相押现象的解释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4-58页 |
5.1 本文研究小结 | 第54-56页 |
5.2 论文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