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前言 | 第11-18页 |
0.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13页 |
0.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0.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0.2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3-16页 |
0.2.1 对方克立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研究 | 第13-14页 |
0.2.2 对方克立阐扬“综合创新”文化观成就的研究 | 第14-15页 |
0.2.3 对方克立现代新儒学的研究 | 第15-16页 |
0.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0.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 方克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和方法论的贡献 | 第18-34页 |
1.1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中的贡献 | 第18-23页 |
1.1.1 关于《周易》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18-21页 |
1.1.2 关于孔子“仁”的思想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21-23页 |
1.2 20世纪80年代初在范畴研究中对方法论建设的贡献 | 第23-28页 |
1.2.1 关于中国哲学史范畴研究中的一般方法论观点 | 第23-25页 |
1.2.2 中国哲学史范畴研究论著中的方法论创见 | 第25-28页 |
1.3 领导中国大陆新儒学研究期间对方法论建设的贡献 | 第28-34页 |
1.3.1 对待现代新儒学的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1.3.2 “同情地了解,客观地评价,批判地超越” | 第29-34页 |
2 方克立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总结 | 第34-51页 |
2.1 总结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杰出贡献 | 第34-38页 |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的提出 | 第34-35页 |
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功典范——《实践论》 | 第35-38页 |
2.2 总结学院派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的杰出贡献 | 第38-51页 |
2.2.1 评述张岱年的理论成果 | 第38-42页 |
2.2.2 高度评价冯契的哲学思想 | 第42-46页 |
2.2.3 概括冯友兰的合理思想 | 第46-51页 |
3 方克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探索 | 第51-70页 |
3.1 致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自觉 | 第51-54页 |
3.1.1 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精华相结合为终生职志 | 第51页 |
3.1.2 肯定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地位 | 第51-53页 |
3.1.3 “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关系说 | 第53-54页 |
3.2 解读中国传统哲学命题的现代意义 | 第54-62页 |
3.2.1 阐释“和而不同”的现代意义 | 第55-59页 |
3.2.2 发掘“天人合一”的现代价值 | 第59-61页 |
3.2.3 “文明以止”:中华文明的根本精神 | 第61-62页 |
3.3 阐扬综合创新文化观 | 第62-70页 |
3.3.1 给“综合创新”文化观以应有的地位 | 第63-65页 |
3.3.2 对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创造性阐发 | 第65-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