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炭基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绪论 | 第8-25页 | 1.1引言 | 第8-9页 | 1.2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3CO2电催化还原反应 | 第10-15页 | 1.3.1反应路径 | 第11-12页 | 1.3.2反应装置 | 第12-14页 | 1.3.3催化剂性能评价参数 | 第14-15页 | 1.4非金属催化剂 | 第15-18页 | 1.4.1氮掺杂炭材料 | 第15-17页 | 1.4.2其他原子掺杂炭材料 | 第17-18页 | 1.5金属催化剂 | 第18-23页 | 1.5.1贵金属催化剂 | 第18-19页 | 1.5.2过渡金属催化剂 | 第19-23页 | 1.6本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2实验部分 | 第25-32页 | 2.1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2.1.1原料与试剂 | 第25-26页 | 2.1.2仪器设备 | 第26页 | 2.2材料表征方法 | 第26-29页 | 2.2.1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6-27页 | 2.2.2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7页 | 2.2.3球差校正透射电镜 | 第27页 | 2.2.4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7页 | 2.2.5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27-28页 | 2.2.6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 | 第28页 | 2.2.7氮气物理吸附测试 | 第28页 | 2.2.8元素分析 | 第28页 | 2.2.9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 第28-29页 | 2.2.10电子顺磁共振 | 第29页 | 2.3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29页 | 2.4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2.4.1线性扫描伏安法 | 第30页 | 2.4.2恒电位电解法 | 第30-31页 | 2.5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第31-32页 | 3氮掺杂多孔炭基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45页 | 3.1引言 | 第32-33页 | 3.2氮掺杂非金属催化剂 | 第33-40页 | 3.2.1氮掺杂非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第33页 | 3.2.2晶体结构及比表面积分析 | 第33-35页 | 3.2.3样品掺氮量分析 | 第35-36页 | 3.2.4氮掺杂非金属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测试 | 第36-38页 | 3.2.5氮含量与催化剂催化活性定量关系分析 | 第38-40页 | 3.3镍-氮共掺杂催化剂 | 第40-43页 | 3.3.1过渡金属配位实验 | 第40-41页 | 3.3.2硝酸镍与乙二胺配位条件探究 | 第41-42页 | 3.3.3镍-氮共掺杂催化剂制备条件探索 | 第42-43页 | 3.4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镍-氮共掺杂多孔炭基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 | 第45-66页 | 4.1引言 | 第45-46页 | 4.2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4.2.1镍-氮共掺杂催化剂的制备 | 第46页 | 4.2.2各模型催化剂的制备 | 第46-47页 | 4.3催化剂结构表征 | 第47-64页 | 4.3.1镍原子的存在形式表征 | 第47-52页 | 4.3.2模型催化剂的结构及掺氮量表征 | 第52-57页 | 4.3.3电催化性能测试 | 第57-61页 | 4.3.4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第61-63页 | 4.3.5活性位密度与催化活性定量关系的分析 | 第63-64页 | 4.4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7页 |
|
|
|
|
论文编号BS4734788,这篇论文共77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6.9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8.5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