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从两起案例看我国虚拟财产属性不明之尴尬 | 第11-14页 |
1.1 案例导入 | 第11-12页 |
1.1.1 案例一:透过旧例看新规----国内首例虚拟财产服务合同纠纷案 | 第11-12页 |
1.1.2 案例二:透过刑事看民事----国内首例虚拟财产盗窃案 | 第12页 |
1.2 对两个案例中关于虚拟财产属性界定的评析 | 第12-14页 |
二、虚拟财产的属性探讨及其纠纷类型简介 | 第14-19页 |
2.1 对虚拟财产属性的界定 | 第14-17页 |
2.2 从虚拟财产纠纷类型来看虚拟财产的属性 | 第17-19页 |
三、国外法律对虚拟财产保护的先进经验 | 第19-22页 |
3.1 英美德等国家法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 | 第19-20页 |
3.2 韩国法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 | 第20页 |
3.3 我国台湾地区法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 | 第20-21页 |
3.4 我国香港地区法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 | 第21页 |
3.5 对国外先进经验的评析 | 第21-22页 |
四、我国民事立法对虚拟财产保护的规定及不足 | 第22-29页 |
4.1 我国民法对虚拟财产保护的规定 | 第22-25页 |
4.1.1 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对虚拟财产的规定 | 第22-23页 |
4.1.2 我国《物权法》对虚拟财产的规定 | 第23页 |
4.1.3 我国《侵权责任法》对虚拟财产的规定 | 第23-24页 |
4.1.4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虚拟财产的规定 | 第24页 |
4.1.5 我国《继承法》对虚拟财产的规定 | 第24-25页 |
4.2 我国民法对虚拟财产保护的不足 | 第25-29页 |
4.2.1 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未能进行统一界定 | 第25-26页 |
4.2.2 缺少专门保护虚拟财产的法律法规 | 第26页 |
4.2.3 司法实践中对虚拟财产的主权及价值认定存在困难 | 第26-27页 |
4.2.4 诉讼主体对虚拟财产纠纷的取证存在困难 | 第27页 |
4.2.5 精神损害赔偿不属于虚拟财产纠纷赔偿范畴 | 第27页 |
4.2.6 对虚拟财产纠纷的管辖不明 | 第27-29页 |
五、完善我国民法对虚拟财产保护的设想 | 第29-34页 |
5.1 尽快完善现有民法或制定专门保护虚拟财产的法律法规 | 第29-30页 |
5.2 明确虚拟财产纠纷的管辖并建立快速解决机制 | 第30-31页 |
5.3 完善虚拟财产纠纷的举证及取证规则 | 第31-32页 |
5.4 建立虚拟财产公正的评估及追查机制 | 第32-33页 |
5.5 完善虚拟财产纠纷的刑民衔接机制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