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符号说明 | 第24-2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6-3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6-27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27-32页 |
1.2.1 气流脉动动力特性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1.2.1.1 基于声学波动理论的传递矩阵法 | 第28-29页 |
1.2.1.2 基于非定常流理论的有限差分法 | 第29-30页 |
1.2.1.3 基于有限体积思想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30页 |
1.2.2 压力脉动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气流脉动瞬态复参量传递特性研究 | 第34-48页 |
2.1 气流脉动动力传递基本原理 | 第34-39页 |
2.2 复杂管系压力脉动计算方法 | 第39-47页 |
2.2.1 爬山算法 | 第40-42页 |
2.2.2 模拟退火算法 | 第42-44页 |
2.2.3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44-46页 |
2.2.4 算法性能对比 | 第46-4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气流脉动实验研究 | 第48-70页 |
3.1 实验系统及主要设备 | 第48-54页 |
3.1.1 供气系统 | 第49页 |
3.1.2 实验测试管路系统 | 第49-53页 |
3.1.3 数据采集系统 | 第53-54页 |
3.1.4 边界条件控制系统 | 第54页 |
3.2 实验测量及测点布置 | 第54-56页 |
3.3 实验方案 | 第56-60页 |
3.3.1 实验工况 | 第56-57页 |
3.3.2 实验内容 | 第57-60页 |
3.4 实验数据处理 | 第60-68页 |
3.4.1 短时傅里叶分析 | 第60-64页 |
3.4.2 频谱分析 | 第64-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单容结构脉动抑制特性研究 | 第70-104页 |
4.1 单容结构全管系脉动传递原理 | 第70-80页 |
4.1.1 轴向进排气式单容结构脉动传递数学模型 | 第70-74页 |
4.1.2 其他进排气形式单容结构气流脉动传递数学模型 | 第74-76页 |
4.1.3 压力脉动透射特性分析 | 第76-80页 |
4.2 单容结构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80-84页 |
4.2.1 实验装置介绍 | 第80-82页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2-84页 |
4.3 轴向进气径向排气式单容结构脉动抑制特性研究 | 第84-101页 |
4.3.1 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85-88页 |
4.3.1.1 流道模型及网格 | 第85-86页 |
4.3.1.2 控制方程 | 第86-87页 |
4.3.1.3 边界条件设置 | 第87-88页 |
4.3.1.4 数值算法及计算控制 | 第88页 |
4.3.2 压力脉动幅值特性分析 | 第88-91页 |
4.3.3 压力脉动频谱特性分析 | 第91-93页 |
4.3.4 单容结构特征参量对压力脉动传递特性的综合影响研究 | 第93-10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1-104页 |
第五章 内置元件式双级膨胀腔结构脉动抑制特性研究 | 第104-148页 |
5.1 内置孔板双级膨胀腔脉动抑制特性研究 | 第104-116页 |
5.1.1 内置孔板结构全管系气流脉动传递数学模型 | 第104-106页 |
5.1.2 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106-107页 |
5.1.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107-109页 |
5.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09-116页 |
5.1.4.1 压力脉动幅值特性 | 第109-110页 |
5.1.4.2 压力脉动频谱特性 | 第110-113页 |
5.1.4.3 孔径为0.5D内置孔板双级膨胀腔脉动抑制特性研究 | 第113-116页 |
5.2 内置滤波管双级膨胀腔脉动抑制特性研究 | 第116-125页 |
5.2.1 内置滤波管结构全管系气流脉动传递数学模型 | 第116-118页 |
5.2.2 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118-119页 |
5.2.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119-121页 |
5.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21-125页 |
5.3 内置多孔穿孔管双级膨胀腔脉动抑制特性研究 | 第125-142页 |
5.3.1 内置多孔穿孔管双级膨胀腔结构的脉动传递数学模型 | 第125-128页 |
5.3.2 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128-129页 |
5.3.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129-131页 |
5.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31-142页 |
5.3.4.1 压力脉动幅值特性 | 第132-137页 |
5.3.4.2 压力脉动频谱特性 | 第137-138页 |
5.3.4.3 穿孔管结构特征参量对压力脉动传递特性的综合影响研究 | 第138-142页 |
5.4 内置元件脉动抑制特性对比分析 | 第142-14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45-148页 |
第六章 双容结构脉动抑制方法研究 | 第148-180页 |
6.1 双容串联结构脉动抑制特性研究 | 第148-164页 |
6.1.1 双容串联结构的脉动传递数学模型 | 第148-152页 |
6.1.2 流体动力学分析 | 第152-153页 |
6.1.3 实验研究及数据处理 | 第153-156页 |
6.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56-164页 |
6.1.4.1 压力脉动幅值特性 | 第156-160页 |
6.1.4.2 压力脉动频谱特性 | 第160-162页 |
6.1.4.3 双容串联结构特征参量对压力脉动传递特性的综合影响研究 | 第162-164页 |
6.2 弯头式双容结构对气流脉动抑制效果研究 | 第164-178页 |
6.2.1 弯头式双容结构的脉动传递数学模型 | 第165-167页 |
6.2.2 流体动力学分析 | 第167-168页 |
6.2.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168-170页 |
6.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70-178页 |
6.2.4.1 压力脉动幅值特性 | 第170-171页 |
6.2.4.2 压力脉动频谱特性 | 第171-174页 |
6.2.4.3 弯头式双容结构特征参量对压力脉动传递特性的综合影响研究 | 第174-17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78-180页 |
第七章 脉动抑制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 第180-192页 |
7.1 工程问题提出 | 第180-181页 |
7.2 振动原因分析 | 第181-183页 |
7.3 改造方案提出 | 第183-190页 |
7.3.1 原有管系压力脉动计算 | 第183-186页 |
7.3.2 A型真空泵群排气管系脉动抑制方案及计算分析 | 第186-188页 |
7.3.3 B型真空泵群排气管系脉动抑制方案及计算分析 | 第188-190页 |
7.4 结果验证 | 第190-191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91-192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92-196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92-193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193-194页 |
8.3 展望 | 第194-196页 |
参考文献 | 第196-204页 |
致谢 | 第204-206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06-208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208-209页 |
附件 | 第209-2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