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论识字教学的“幼小衔接”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识字教学定义及其“幼小”差异 | 第10-13页 | (一) 识字教学的定义及基本要求 | 第10-11页 | 1. 识字教学的不同定义 | 第10页 | 2. 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 | 第10-11页 | (二) 识字教学的“幼小”差异 | 第11-13页 | 1. 幼儿园识字教学特点:看图识字、游戏识字 | 第11-12页 | 2. 小学识字教学特点:拼音识字、课文识字 | 第12-13页 | 二、识字教学“幼小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13-18页 | (一) 幼儿园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 留待小学解决:对识字教学未作统一要求 | 第13页 | 2. 代替小学解决:提早设置语文学科教育 | 第13-14页 | (二) 小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1. 坡度过大:未考虑基础 | 第15页 | 2. 没有坡度:对不同学生的识字量、识字能力缺乏了解 | 第15-16页 | (三) 家庭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1. 期望过度:望子成龙的早期教育 | 第16页 | 2. 听之任之:漫无目的的自然教育 | 第16-18页 | 三、识字教学“幼小衔接”失范的原因分析 | 第18-31页 | (一) 对识字教学的心理机制认识模糊 | 第18-22页 | 1. 儿童认知的心理机制 | 第18-19页 | 2. 儿童识字的心理机制 | 第19-22页 | (二) 小学对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继承不够 | 第22-24页 | 1. 对古代“集中识字”教育经验继承不够 | 第22-23页 | 2. 对近代“随文识字”教学经验总结不够 | 第23-24页 | (三) 幼儿园对当代识字教学实验的成果重视不够 | 第24-28页 | 1. 斯霞分散识字实验 | 第24-25页 | 2. 黑山集中识字实验 | 第25-26页 | 3. 景山“基本字带字”实验 | 第26-27页 | 4. 佳木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 | 第27-28页 | (四) 对外来识字教学理论借鉴不够或消化不良 | 第28-31页 | 1. 当代“世界汉语热”背景下的国外汉语教育法 | 第28-29页 | 2. 对近代西方文明、政治思潮影响下的汉字拉丁化运动的冷静反思 | 第29-31页 | 四、促进识字教学“幼小衔接”的若干思考 | 第31-41页 | (一) 幼儿园应该并且可能进行识字教学 | 第31-34页 | 1. 幼儿园可以进行拼音和基本字教学 | 第31-33页 | 2. 编制专门的幼儿园拼音和基本字教材 | 第33页 | 3. 拼音和基本字识字教学应做到因材施教 | 第33-34页 | (二) 小学应该将教学重心上移 | 第34-35页 | 1. 小学应开展“随课文识字”教学 | 第34页 | 2. 编制专门的小学“随课文识字”教材和同步读物 | 第34-35页 | 3. 应选择“随课文识字”的配套教法 | 第35页 | (三) 家庭应当承担部分教育职责 | 第35-38页 | 1. 应借鉴古代的家庭识字教育的经验 | 第36页 | 2. 参照当前家庭识字教育的成功范例 | 第36-37页 | 3. 家长应支持识字教学的幼小衔接 | 第37-38页 | (四) 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协同配合 | 第38-41页 | 1. 幼儿园向小学识字教学形式靠拢,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 第38-39页 | 2. 小学应借鉴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 第39-40页 | 3. 家庭配合幼儿园、小学进行识字教育,协助衔接工作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
|
|
|
|
论文编号BS1405604,这篇论文共45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5.7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2.5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